科技之全球垄断 第600章【愈演愈烈】(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他们和高盛一样,想要倒逼罗晟让蔚蓝海岸上市,不可能这个时候给予其大量的资金支持,利益动机不符合逻辑。”

    “一定要追查清楚这些资金的具体来源,连对手是谁都找不到,金融战怎么打?”

    “该死,怎么总是有人送钱给他?而且一送就是上千亿美元,美元这么不值钱了吗?”

    不仅仅是高盛再查,华尔街各大顶尖机构,任何想要从罗晟这里谋利的人都在追查,当然也包括了北美方面动用了NSA、CIA等情报机构的资源在密切调查。

    ……

    时间一天天过去,SIA依然没有想要主动前来谈的意思,就这么耗着,倒是外界媒体和市场急不可耐,替双方感到捉急。

    事实上,双方都知道这场科技战很关键,看似平静,实际上都在幕后积极筹备着,博弈着。

    刚刚进入新开年,随着“集成电路事业专项基金”陆续打出第一批拆借资金给各大供应链伙伴厂商不久,对手也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应。

    又一个重大的突发消息让热度即将退散的ICT纷争再次重回热点,相关消息又一次占据了头条版面。

    这个消息便是全球SD协会和WIFI联盟突然一前一后宣布,要把蔚蓝海岸公司踢出局,这意味着,蔚蓝海岸公司的终端设备不能使用SD存储卡,并且不能参与到WIFI的标准制定了。

    换句话说,蔚蓝海岸公司旗下的Azure智能手机、ieP平板、ACC游戏主机等三大终端业务在消耗完现有的库存之后,就很难再为市场供货了。

    这场科技之争,非但没有缓和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谈判?

    不存在的,谈判桌下还没有分出结果,甚至才刚刚开打呢。

    ……

    1月7日这天,一架A380专机在苏城新建成的国际机场平稳降落,这架客机是蔚蓝海岸公司的资产,也是和罗晟的同款专机一个信号。

    客机上载着422号人齐刷刷的走出航站楼,更加惹人注目的是,有65%左右的比例人都是清一色的欧洲面孔,都是来自欧洲的工程师,也算是蔚蓝海岸的雇员吧。

    为首的是一名德国人,在他身上能够看出一股德国人特有的严谨风格。

    航站楼处,罗晟带着几个助手包括安青雪在内以及一些保镖正在航站楼出静静地等待着,一列商务专车以及是七辆巴士等候多时,显然是要接待重要的人物。

    媒体并不知道他出现在了这种场合,不过有吃瓜群众抓怕到了画面上传到了网络当中,已经开始传播了,有些记者闻讯而来,不过时间上恐怕已经赶不及了。

    上一次享有这种待遇的人便是眼下“岭南P4实验室”的主任恩斯特·温纳克医生,当初决定加入罗晟的生命科学基金团队的时候,便得到了他的亲自到航站楼来迎接。

    “哈斯教授,你终于还是把整个公司都搬过来了。”罗晟见到为首的德国人旋即微笑的上前走去,双方相互间握了个手。

    “我对欧洲现状倍感失望,不论是资本界、业界还是当局者,真的太糟糕了,很沮丧,希望我的这个决定没有错。”海兰德·哈斯苦笑的说道。

    罗晟没有学习德语,海兰德·哈斯不会汉语,不过这并不妨碍双方之间的畅通交流,因为都会英语。

    在国内的公开场合哪怕面对的全是外国人罗晟始终坚持讲自己的母语,自个儿去听翻译,但私下场合就没有必要这么做了,那样反而显得矫情,更有刻意表明自己的立场身份和对方区分开来的味道。

    这么蠢的事情,罗晟当然不会干出来,海兰德·哈斯今天算是拖家带口前来投奔他,自然要体现出亲切感。

    海兰德·哈斯教授,英国前爱丁堡大学通信学院移动通信系主任、德国物理学家,2012年初的时候决定创业成立了一家科技初创公司。

    不过当地资本都不看好,欧洲的一些老牌科技巨头也不给面子,甚至有意打压,因为会影响他们的核心业务,这是典型的保守主义思想,导致海兰德·哈斯融不到钱,公司一度濒临破产,快运营不下去了。

    最终不得不去寻求海外资本的支持,海兰德·哈斯本着碰碰运气的心态但很幸运,在公司快要宣告破产的边缘之际遇到了蔚蓝海岸的战略投资部门,并且对他研究的技术非常青睐。

    仅在当天见面,海兰德就从蔚蓝海岸这里拿到了15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并且在后续的三年里,蔚蓝海岸依然独家承包了他的公司的A、B、C三轮融资,A轮融资给了5000万美元,B轮融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