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惊魂413天 第十三章 什么是火星探测窗口?(2/2)
先进的飞行器,无疑给本来就狂热的民间探索团队打了鸡血。
民间跟国有最大的差别就是冒险。一般来说,如果发射成功的概率没有达到99%,那么国有科学家就不愿担这个风险,而民间科学家,只要有50%,有时甚至是30%、20%成功的概率,也愿意放手一搏。
冒险也好,不顾死活也罢。蓬勃生长的民间太空生力军,让官方航天机构倍感压力。他们没有章法,天马行空,无所顾忌,颇有点“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味道。不像国家机构,顾虑重重,精益求精,往往错失良机。
比如,科学家普遍认为,这种高速飞行器不太可能,因为快速飞行会出现音爆的情况。
所谓音爆,是指物体运行速度接近音速时,会有一股强大的阻力,这一现象被俗称为音障。突破音障时,由于物体本身对空气的压缩无法迅速传播,这些能量传到人们耳朵里时,会让人感受到短暂而极其强烈的爆炸声,称为音爆。
但“民科”不是这样想的,反唇相讥说:光、电,比音速快得多了,你听见过音爆了吗?
正统科学家就哑口无言。
有“民科”说:有些事情我们不好理解。比如,我们会想,如果拥有光速的飞行器,一个距离地球100光年的外星球,那他们要100年了?
但他脑洞大开:如果有了可以光速飞行的飞碟,他们到地球上来是不需要时间的,而不是需要100年!
从下面一个事情,可以看得出二者中巨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