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像爱思唯尔这类的公司因为每天能收到全球无数论文,所以审核论文的速度非常慢。
可能一篇论文从发表到被审核编辑看到,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特朗因为是公司新来的,能接收到的论文少,并且工作也很勤快,所以他审核论文的速度快,他每天来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审核论文。
“咦……”突然他惊咦一声,“这人竟然一周就发了两篇论文?发这么多吗?”
要知道他的公司期刊是SCI一区期刊,能在SCI一区发表论文的人无不是物理学界大牛级物理学家,他们几年才能磨出一篇论文,而一周两篇他很少见。
他疑惑的道:“难道是几年攒的论文一起发的?”
“那就先从这人的论文看起吧,看看你能写什么样的论文。”
他移动鼠标打开论文,“嗯?卓越?华夏人?还是理论物理的流体力学?”
看到这里他感到荒诞。
倒不是轻视华夏人,而是华夏的科学注重实用性,而西方科学注重理论性。
所以,在理论科学上,华夏一直都弱于西方科学界。
当然,现在华夏有杨正宇的存在,很多人都把目光瞄向华夏。
但看的不是华夏其余科学家,而是杨正宇。
他继续向下看去,许久后他道:“好像有点料啊!”
其实审核编辑审核的是重复率、主题和论文的深度。
论文重复率低,主题符合公司要求,深度也足够深,那么编辑就会向一些科学家或者大学教授邀请审核论文。
“再看看他的下篇论文。”
说完他打开卓越的第二篇论文。
许久后,他道:“嗯?竟然还是流体力学,好像这两篇论文还是上下承接的。”
片刻后他面露思索,心道:“找谁审核呢?”
他打开后台资深审核人的信息。
像这类的全球知名多媒体出版公司,与全球许多著名科学家和教授进行合作,而这些人就是资深审核人,主要审核论文的深度和正确性,以及对科学界的影响。
“科伯恩教授没时间,艾斯特教授最近好像去度假了,有了,就他了,剑桥大学的物理专业的马赛教授。”
说完他将两篇论文都发给马赛教授,并附上请求审核说明。
之后他继续审核别的论文,第四天上午,他再看邮箱的时候,惊讶的道:“这人又发一篇文论?我的天,他这么高产吗?”
他看了一眼发表时间,是昨天下午四点,此时华夏时间是晚上十点。
“九天发表三篇论文,质量还很高,简直丧心病狂!”
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况,甚至都没听说过。
“你确定你这么高产论文质量过关?”
前两篇论文质量过关,他不相信第三篇论文质量还过关。
他带着好奇心打开论文,许久后,他心道:“不错,质量还是和前两篇论文一样好,第三篇论文是承接第二篇论文的内容。”
“马赛教授已经接了两篇论文了,这一篇不能再发给他,发给别人吧!”
之后,他又到后台寻找审核人的资料,很快敲定一人审核第三篇论文。
一周后!
特朗上班的第一时间就打开邮箱,找卓越的论文。
这半月他又收到卓越发来的两篇论文。
很快,他就找到卓越的论文。
“加上这一篇论文,他已经发了六篇论文了。”
他轻笑道:“难道他想霸占一个主题?”
物理学报告期刊包含物理学的很多领域,比如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纳米科学……
每一次期刊发售的时候,大部分领域的期刊都会被收纳进期刊中。
每一个领域被设置为一个主题。
“要是能发表十篇,那么流体力学的主题就都是他的论文了。”
当然,他这只是想想,就算卓越能发表十篇论文,还不知道有几篇能审核通过,可能一篇都不过,又或者过一两篇,那么这些论文就只能占据流体力学主题的一小部分论文,还无法霸占一个主题。
看完卓越的论文后,他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