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8章 涡喷14的重生(上)(二合一)(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相对应地,那架E8C的驾驶舱里,气氛就要轻松很多。

    林康为了干扰飞行而做出的动作他们当然并不陌生,在1991年以前,两个人在东欧上空面对过无数次类似的场景。

    只不过那个时候,情况要激烈得多。

    甚至有一次,机长艾伯特中校驾驶的一架RC135在苏27的近距离干扰下,右侧两个发动机全部空中停车。

    那是1988年,整个机组只差最后300米就要命殒当场。

    “看看这架小飞机,它好像在和我们友好地打招呼。”

    副驾驶看着面前不远处那架和米格21很像的战斗机,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那我们似乎应该回礼以示友好?”

    艾伯特轻轻左右转动了一下手中的驾驶盘,做出了一个晃动机翼的动作。

    驾驶舱里的三个人一起爆发出了一阵快活的笑声。

    “我想那个飞行员一定接收到了我们的善意。”后面的飞行工程师说道。

    歼7驾驶舱中的林康通过后视镜看到后面的飞机挑衅性地晃了晃自己的机翼。

    150吨的飞机做出的这个动作自然称不上灵敏,但毫无疑问是要表示自己的飞行姿态尽在掌握,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仿佛在嘲笑前面那架不自量力的小飞机一般。

    “艹……”

    饶是林康从小教养良好,见到这一幕也不由得低声爆了个粗口。

    他伸手摸向了空中紧急放油的开关。

    大量航空煤油被集中释放出来时,会给后面的飞机带来一种被尿呲中的感觉,除了心理上的影响之外,还会干扰飞行员的视线。

    在拨动开关之前,林康习惯性地看了看飞机的油量表。

    与此同时,电台里面再一次传来了师长的声音。

    “雄鹰,报告剩余燃油量。”

    “呼——”

    林康不甘心地呼出了一口浊气。

    “剩余40%。”

    作为一架轻型战斗机,歼7HH的燃油量一直是个巨大的问题。

    歼7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8.5吨左右。

    在带副油箱的转场状态下,理想航程还不到1400公里。

    作为对比,苏27光是机内燃油就能带将近9吨,比歼7整架飞机都重。

    再除去从机场到任务空域的距离,以及考虑到开加力飞行时极高的燃油消耗。

    实在已经没有足够的燃油去给林康用来挥霍了。

    甚至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再过十来分钟,他们就必须得返航。

    显然后面的那架侦察机是看出了这一点,才表现的完全不着急。

    “准备返航,会有空军兄弟部队的两架飞机接替你们。”

    师长的声音同样充满了不甘心——

    空军起飞的一样是两架歼7,也一样会遇到跟林康和陈海胜一样的问题。

    面对着明显不怀好意,就在家门口不远处游荡的侦察机,他们毫无办法。

    但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

    飞机的性能不会因为飞行员的主观能动性就发生变化。

    歼7,无论如何都已经撑不起华夏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天空了。

    ……

    相比于年初的惊天动地,这次事件在太平洋的两边的媒体中都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波。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无比平常的一天。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并不是。

    消息很快在保密级别许可的范围内传播了开来。

    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海军航空兵的应对并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没有合适的装备。

    买回来的苏27再好,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航空工业实力来进行维护保障,也发挥不出足够的战斗力,甚至连转场飞行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自行生产的飞机又实在难堪大用。

    大概一周之后,在一次例行会议的最后,杨奉畑拿出了一份新闻通稿。

    里面自然不会明明白白地写出事情的经过,但这里的人基本都已经有所耳闻。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