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88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压力(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回答道:

    “我们全力支持上级决定!”

    丁高恒轻轻一笑,伸出两根手指敲了敲桌面:

    “这个合作,之前一直都是你们唱主角。”

    “所以,是否要进一步深化,也是以你们的态度为主。”

    这就要征求意见了。

    常浩南也不再绕圈子:

    “对方的条件……还是有吸引力的,尤其是昼夜激光瞄准吊舱,正好是我们装备体系里面比较紧缺的技术,现在光靠电视制导和雷达制导弹药不是个长久的办法。”

    “所以如果他们开出来的要求不是很过分的话,我还是倾向于继续合作。”

    在这条时间线上,华夏并未引入苏30MKK和苏30MKK2两个型号,也就没有接触到俄制的“游隼E”激光瞄准吊舱。

    虽然进口了一部分KAB500L/KAB1500L作为测试,但目标瞄准部分却只能由地面侦察单位的激光目标指示器来完成。

    不光是不够灵活,而且也难以对远离前线,乃至敌后的目标进行指示。

    所以目前占据制导弹药绝对主力的,还是KAB500KR和KAB1500KR两种电视制导武器。

    在开放了总线接口以后,可以直接挂在歼轰7A上面。

    而且话也说回来,就算能拿到游隼E,其性能也着实一般。

    甚至后来俄军自己都引进了法制的达摩克利斯吊舱。

    出口的苏30系列更是几乎将其作为标配。

    这么一看,倒也算是殊途同归了……

    “详细的条件,我估计他们自己也还没扯皮出个结果。”

    丁高恒无奈地摇了摇头:

    “目前他们透露过来的消息,主要是希望能派出更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M88发动机的升级工作里面。”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那倒是好说。”

    常浩南几乎不假思索地表示同意:

    “M88的完善和改进工作是由涡扇10的副总师,刘永全同志负责。”

    “永全同志的能力么……恰好到处,既能让法国人见识到一些新东西,但又见识不到太多……就当是给他练练手了。”

    这个描述让丁高恒不禁露出了笑容:

    “那这件事,就原则上予以通过了。”

    “风水轮流转,想不到咱们也能有指导外国人设计发动机的一天……”

    他说着拿起一支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了些什么。

    原本,今天的话题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

    但常浩南正准备起身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另一件事。

    于是又坐了回去:

    “丁主任,我记得去年10月份那会,栾文杰栾局长说有一个海洋资源卫星的项目,等硬件研发阶段结束之后,需要适配新的星载数据处理算法。”

    “但是这小半年都过去了,他好像一直没联系我?”

    “你说海洋一号是吧?”

    丁高恒放下笔,刚刚面露喜悦的表情微微一沉:

    “硬件的研发过程受到了一些阻力,几个水文相关传感器需要从美国和加拿大订购,但是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取消了。”

    “现在只有10色海洋水色扫描仪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国产,其他的暂时没有国内的替代方案,所以航天五院那边正在尝试寻找其它供应商,耽误了一些时间。”

    显然,这里面的“各种原因”,只是借口。

    真正的理由肯定还是有人从中作梗。

    “海洋监视卫星,确实还是太敏感了。”

    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丁高恒上半身靠在椅背上,继续说道:

    “美国人在这方面跟苏联斗了几十年,很难轻易瞒过他们。”

    单单一颗海洋一号自然不可能形成什么巨大威胁。

    但如果把它视为华夏海洋监测体系的起点,那对方的警惕心理就不难理解了。

    “看起来,我们这位老朋友的儿子,对我们似乎不太友好啊……”

    常浩南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倒是听不出太大的压力。

    毕竟这些剧情他都经历过一遍。

    而且,这一世因为华夏本身发展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