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926章  希望不是血(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寡人,说的话屁都不如。

    这样的人也能执掌新政?

    徐阶温和一笑,“新政行的是锐气,老夫老矣,长威伯锐气十足,正当其时。”

    ——你蒋庆之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新政?弄不好便会闹出大事儿来。

    到时候还得靠老夫这等老成谋国的臣子来收场。

    啧!

    黄锦都忍不住为这位徐阁老的应对暗赞。

    果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呐!

    可你徐阁老这是不准备隐忍了吗?

    黄锦看了徐阶一眼,突然想到了当下局势。

    严党和蒋庆之在经过短暂的友好后,迅速变为对手。

    政事堂因此泾渭分明。

    徐阶在两股势力之间就成了一个小透明。

    原先他是以拉严党下马为己任,可如今蒋庆之和严嵩平起平坐,就算是他把严嵩父子拉下来,接替的人也不会是他徐阶!

    既然如此,老夫还忍什么?

    反正手无权力,那就冷眼旁观好了。

    果然都是人精呐!

    黄锦叹息。

    “锐气?”蒋庆之突然笑了,“大明危机重重,但凡有志之士,无论年岁高低,皆有为国效力而不惜此身的锐气。”

    你徐阶呢?!

    首鼠两端!

    一心只想为自己和士大夫们谋私利!

    徐阶挑眉,刚想开口。

    “够了!”

    道爷睁开眼睛,面无表情的道:“倭国使者之事,责令南京回复。”

    蒋庆之一脸无辜,“南京那边臣说不上话!”

    那是一个小朝廷,要放话也该是严嵩来。

    “倭国使者……”道爷没回答他,目光转动,盯住了蒋庆之,“你既然对倭国颇有些心得,那么,好生接待就是。有事禀告。”

    “是。”

    蒋庆之和徐阶随即告退。

    走到殿外,徐阶温和的道:“长威伯果然是锐气十足,宛若利剑。”

    “徐阁老老而弥坚,笑里藏刀,令本伯佩服佩服!”

    二人相对一视,竟然都笑了起来。

    “老夫自然希望大明重回正轨。”徐阶一边下台阶,一边缓缓说着,“不过许多事不可急切。一旦急切……长威伯莫要小觑了天下人,一旦发作起来,其势汹涌,不可阻挡。”

    “大明危机重重,在本伯看来只争朝夕。徐阁老口中的那些天下人,大概就希望朝中能这般拖延下去。”

    “也不尽然。”徐阶扶着栏杆,缓缓而下,“譬如说唐顺之,老夫听闻他最近在京畿一带与人发生了冲突……”

    蒋庆之走在前方,闻言霍然回头。

    徐阶温和的笑容,此刻在蒋庆之眼中却带着深深的恶意。

    唐顺之乃是蒋庆之的知己,这一点心学内部早有耳闻。

    唐顺之若是出事儿……

    蒋庆之顾不得什么倭国使者,回到直庐后就令人去寻唐顺之。

    他心神不宁,随即寻个借口回家。

    新政引发的反噬会一步步反馈到京师,乃至于反馈到蒋庆之和他周围的人身上。

    这一点蒋庆之有心理准备。

    但没想到来的这般早。

    他走进了侧门。

    “……那荆川先生是如何应对的?”

    这是周夏的声音。

    蒋庆之止步。

    “我自然是……庆之?”

    前院的屋檐下,一袭布衣的唐顺之看着风尘仆仆,不过微笑依旧。

    “老唐,你……没事儿?”

    “能有何事?”唐顺之笑道:“路上是遇到了些事儿,不过还好。”

    蒋庆之请唐顺之在京畿一带调研新政的实施情况,他不肯循规蹈矩的沿着官道走,而是走小路,去那些相对偏僻的地儿探访。

    本来这一切进行的颇为顺利,可在遵化乡下时却遇到了麻烦。

    “遵化当地的士绅和读书人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我的行踪,便在一个村口堵住了我的去路。”

    此刻二人是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