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走肉之末日侵袭2 act 242:恍如隔世(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的惊惧与茫然。

    “你和他们不一样。”Caoline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雨安一个激灵,急忙收回了目光。

    走过阴凉门洞,眼前豁然开朗,雨安美目圆睁,痴痴望着眼前来往人群,听着耳边喧嚣人声,思维彻底陷入了混沌。

    “很惊讶吗?会习惯的。”Caoline很是亲热的揽着雨安肩膀,引得一旁九妹撇嘴连连,怨毒目光几乎要扎进雨安体内。

    不惊讶是假的,或许惊讶都显得太过苍白,雨安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看到的一切……绿洲?桃花源?本以为那座海岛已经是末世中难能可贵的后花园,而眼前所闻所见却再次刷新了她的认知。

    能在荒凉戈壁中围建起如此巍峨城墙,已经令人叹服,但相比起围墙内的街道、琳琅店铺以及高矮房屋,你会油然而生一种错觉,仿佛阻隔荒原的围墙,也不过如此。绝对不是夸大其词,至少在雨安看来,一座城池的雏形,远远要比四面高墙更具冲击力,只要和以往所见略作比较,明眼人都能高下立判。

    例如曾经让宋酒艳羡无比的河岸营地,那座营地依山靠水,最大的优势是临近水源,其次才是原木围建起的高墙。无可否认,宋酒初到河岸营地时,那里幸存者日子过得很不错,单从伙食来看,几乎顿顿不断荤腥,放在以往顶多是小康家庭的水准,但在灾变三年后呢?不亚于人间天堂。

    宋酒团队那时还没走向末路,他们衣食住行也能解决,但也无法避免风餐露宿以及行尸侵扰。而当时的河岸营地已经脱离了餐风饮露的流亡阶段,抛开活尸产业链的资源支持不谈,光是营地里那片种植大棚,其实就可以提供基本的温饱了。

    再看住宿条件,相较野外露营,或者寻处避风残垣,那也是天上地下的差距。河岸营地在活尸的协助下,建立起两排平房,再加上幸存者自己外出淘换回去的家具,过过安生小日子绝对不成问题。

    然后是环岛,环岛外部环境实际不如河岸营地,因为环岛处于城市中心,而且还在病原地,吃喝住宿可以解决,但必须还要随时提防游荡在城里的尸群,另外还有草莓园的一伙儿敌人;荒山溶洞属于特例,红妈和一众女囚建立起边缘母系村落,奴役着一批阉人使唤,依靠意外获得的军储过活,生活算不上滋润,不过安全无虞,并且也都乐在其中。

    和这几处营地相比,海岛立马从根本上高出几个档次,海岛不存在行尸威胁,并且还有风光发电系统,河岸、环岛、溶洞,这仨地方都算是灾变后幸存者聚集地中的佼佼者,然而他们照明基本还是靠火把和自然光,柴油发电机也有,但是得留着,以备不时之需,哪里有海岛那般潇洒惬意?

    海岛住宿就地取材,人口不算大,山林树木多,小木屋和吊脚楼别有一番雅致,各方面条件都要比前三者好出很多。其他地方还要操心吃喝,顾及行尸和外来者,海岛呢?已经闲出屁了,还有人想搞内部夺权这种历史桥段来着。

    说了这么多,究竟这四处营地和荒原孤城有什么区别呢?

    雨安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

    生存和生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无论是环岛亦或是海岛,聚集在那里的幸存者,实际上仍然挣扎在生存线边缘,哪怕海岛这个没有天敌的环境也是一样,吃饭、穿衣、睡觉,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不是生活方式。

    荒原孤城不同,这里的人,确实如Caoline所言,他们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

    尽管城池上空还萦绕着诸多迷雾,但雨安无法否认金发洋妞的话。

    眼前那些来往的人群,见到Caoline她们这些武装分子,没有惊诧,没有恐慌,一切都显得很自然,甚至路人走过还会和这些悍匪打声招呼。同样的,这些在海岛酿下血案的凶徒也会对路人点头致意,除了他们身上的枪,看不出有任何杀伤力。

    还有街道,从城门下延伸出去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在林立建筑之间,不需要太多修辞,这就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通道、途径,不是海岛上那条马鞍藤小径,也不是溶洞里蛛网般的山洞。

    雨安不知道四面高墙圈起多大的面积,但想来应该不会太小,因为路面上还能看到骑着自行车的人,清脆的车铃声敲打着雨安懵懂的大脑,将她拉回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岁月。

    Caoline带队前行,神色自然,就像从前的外国游客落地旅游一般,她们也会交头接耳,也会窃窃私语,丝毫看不出这些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同时也难以想象,高墙之外仍然是行尸肆虐的修罗场。

    雨安知道自己俘虏,但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带着俘虏去逛街。

    城门口那边比较冷清,两边低矮建筑庄严而冷峻,门额写着“安保”二字,有很多武装分子聚集在那里,和多数营地一样,这里也有专门的守卫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