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情报总局掌门人 第五十三章:再说修建纪念堂(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金之俊太特么的可恶!”

    “对!这种人非常的可恶,臣之所以让他去,就是各部官员还没有调整,溜溜他的腿,也算是废物利用,等他回来了,想法将他咔嚓了。”

    “哈哈哈哈!你呀,太鬼了,就这么办!朕同意。”

    “哪臣去找蒋德璟聊聊成立大明科学院的事儿。”

    “你先别找他了,他刚刚来过,请示成立农业生产开发局的事儿,到处找人,正抓人出差呢。”

    “这样呀!蒋德璟还是挺积极吗?晚上臣请他去北驿馆喝酒,边喝边聊。”

    “哇塞!你又要喝呀!这样,朕给你们送两坛好酒。”

    “嘿嘿!多送两坛呗,臣还请了王家彦想谈谈最近的战略部署问题。”

    “那你们三个人也喝不完两坛呀?”

    “嘿嘿!皇上,您看臣带来的弟兄,都到京城这么多天了,来了就办差,臣想赏给他们几坛酒喝,晚上给他们加几个菜,犒赏一下。”

    “可以!你带的兵不错,昨天立了功,朕赏他们御酒,那个情报局你准备什么时候弄?”

    “臣是这样想的,现在的东厂番子干点偷鸡摸狗的事儿还行,真要让他们去搞情报还真不行,臣留在山西的那些人也不行,臣想等他们协助周遇吉将军、王国兴侯爷完成任务后全部调到京城参加业务训练,合格一组排出去一组,要不他们出去了也是受死。”

    “嗯!情报局很重要,你要抓紧。”

    “臣知道,现在军事仍旧是我朝的重中之重,军事行动,情报先行。”

    “朕看你的那些兵不错,昨天行动真利索,比朕的锦衣卫都利索。”

    “锦衣卫?皇上,你还以为你的锦衣卫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部队吗?要说老早的锦衣卫还差不多,这时候的锦衣卫里不知道有多少的人是花钱混进来的京城流氓无赖,臣为什么给皇上推荐李若珪?不仅是他忠于皇上,关键是他正直不弄虚作假,这两天锦衣卫在执行各种重大的任务,不宜内部清理,过两天你让李若珪清查一下就知道了。锦衣卫是皇上的亲卫,按照规定选拔严格,人人身手不凡,应当是全国最厉害的部队,可是那件事儿发生后,大多的锦衣卫都消声灭迹了,为什么?花钱混进来的人多呗,只有少数的去了南边抗击抗击流寇了,其它的哪里去了?回家了。要是都像李若珪那样,锦衣卫肯定会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历史上咋就不见记录呢?”

    张平说完,朱由检震惊了,“煊儿,你说的都是真的?”

    “真的假的?过几天朝廷顺当了,你让李若珪查查不就知道了吗?有骆养性、吴孟明管着锦衣卫,不给你招点痞子才怪呢?不这样干,他们咋捞钱?”

    “你说都是骆养性办的?”

    “一审就知道了。”

    朱由检愤怒,“你说怎么会这样呢?朕还可以相信谁?”

    “呵呵!皇上,这和朝廷的风气有关,和国家的倡导有关,人人都想着自己的事儿,人人都想法弄钱,不这样又哪样?这也是臣提议修建烈士纪念馆的原因,风气坏了,什么都好不起来。皇上,你也是精通历史的人,那个朝代的最后不都是因为风气坏了才造成国家没有凝聚力的,正是因为没有凝聚力,才没有多少人关心国家的存亡,朝廷才众叛亲离的。”

    朱由检突然好像明白了什么,“煊儿,你说的太对了,朕在读史的时候,就困于这个问题,你一下子点明了朕,王承恩去传旨,令范景文、倪元璐过来议事。”

    王承恩答应一声就去传旨了,一路上还在想,人家小嘴巴巴一说就是道理,咱家真服了。

    “煊儿呀!你看什么问题都透彻,是怎么做到的呀?”

    “呵呵!皇上,不是臣多么聪明,多么善于思考,因为臣不是学历史的吗?很多东西,后人都研究透了,臣不过是知道了而已。”

    “嗯!你说的有道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后,你还要和朕多谈谈这方面的事情。”

    “嘿嘿!只要皇上准备好酒菜,臣一喝酒,脑袋立马就开始信马由缰,很多的东西就像泉水一样的冒出来,要是没有点刺激,有时候啥也想不起来。”

    “哈哈哈!你要想喝酒,明说不就行了?朕还能不给你吗?这样,忙过这阵子,你就给太子他们几个上课,让他们也明白这些道理。”

    “呀!皇上,你这一说,臣都忘了,这两天都没有见过太子了,太子还叫臣给他讲这方面的历史故事呢!”

    “是吗?朕这里有规定,他们每天的学习安排的很紧,我们这两天很忙,根本就没有机会见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