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无太子 卷五 第703章 魏征死不得(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先礼后兵。”李恪说道。

    权万纪闻言,也点了点头,他倒是赞成如此,毕竟他是传统的读书人:“殿下,不妨让老夫亲自出使大赵王廷,顺道老夫也想弄清楚慕容戈有什么后手,敢在这个时候潜入大明。”

    “如此也好,长史亲自走一趟,本王也放心。”李恪当即点了点头。

    如今他最信任的人,莫过于权万纪了。

    “真要出兵大赵王廷的话,其实可以问一下河间郡王的意见。”就在这时,崔家那人却是笑道,“毕竟陛下亲征前就命河间郡王辅佐殿下监国,如今大赵王廷辱我天朝上邦,作为大唐郡王,该做些什么才是。

    若是能把这位拉拢过来,对我们大有裨益。”

    此人名为崔沪,大理寺少卿,也是如今崔家在长安的代言人。

    “确实如此。”卢正举笑道,“旁的事儿,可能使唤不动这位郡王,但事关国体,倒是一个机会。”

    不过李恪听两人这般说道,却是摇了摇头,道:“哪儿有那么简单?本王那位王叔,向来不参与这种事儿,当年没参与,现在指望他参与进来,更不可能。”

    对于李孝恭,他是不抱任何幻想的。

    那位,只要做到不偏不倚,将来不管谁坐上了那个位置,都不可能清算到他头上,再说了,人家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最高位置,从龙之功,旁人需要,他需要么?

    既如此,何苦自找麻烦。

    “事在人为。”卢正举笑道,“也不是一定说需要那位表态,总之捍我大唐荣辱,那位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而且,大明的那位都知道推出一个赵王出来,我们顺势推出河间郡王,有何不可?

    旁的事儿,那位可能会拒绝,但这事儿,那位怕是没那么好拒绝。”

    “是这么个理。”权万纪闻言也是点了点头,“陛下将郡王留在长安,其实也有防范殿下的意思,如果这时候能将这位派遣征伐大赵,对我们来说,倒是一个好事儿。

    不过卢御史,你有空倒是可以与其兄长联系一番,听闻其兄如今在日月山也算是扎根了,若是能得他的相助,定会使我们如鱼得水。”

    他说的其兄自然是卢正卿。

    卢正举和卢正卿虽非亲兄弟,但也是堂兄弟,正是因为卢正卿远赴日月山后,他才进的长安。

    听到权万纪这话,卢正举摇了摇头,道:“怕是极为艰难了,家兄也不知道犯了什么糊涂,如今和家里是少有来往,族中去信数封,回应却是寥寥无几。”

    说到卢正卿,他也是一脸的无奈。

    当然,他卢家对此倒是乐见其成,甚至有成人之美的意思。

    万一他们最终栽了跟头,卢家终究还有血脉延续下去。

    有些时候,为了家族的传承,他们是真的什么都做得出来。

    听到他们的言语,李恪想了想,说道:“这样,本王这就让人去请王叔明日饮宴,宴席上本王再探探王叔的口风。”

    “其实也不用探。”郑旭说道,“殿下只需将大赵王廷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即可,顺道再表示一下殿下的难处,剩下的就交给那位,让其自行决定。”

    李恪点了点头,倒也不再多言。

    而众人又讨论起了慕容戈,虽然对于这人他们不算了解,之前也不想了解,但如今这家伙潜入了大明,倒是让他们不得不去了解一下这位他们昔日没看上眼的家伙。

    事实就是如此,也一直都是如此。

    没有本事,谁都看不起你!

    不过他们得到的结论和李二那边得出的结论也都大同小异。

    唯一不同的是,李二不在意,李承乾甚至无视了,但唯独他们,却是在意至极。

    如果慕容戈真有底气,他们是不介意与其合作一二的。

    听到他们的这个论调,权万纪当即就怒了:“怎可如此!我们能借用其身份,给大明施压,但真能助其复国不成?

    说到底,那都是我大唐的地界,尔等如此做,跟卖国求荣有何区别!

    大明,只能是大唐的大明!焉能是吐谷浑的大明!”

    “长史勿恼,不过权宜之计罢了。”卢正举等人也是一脸的无奈,权万纪哪点儿都好,就是太过于死板了一些。

    可权万纪怎能不恼?

    他支持李恪,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只是单纯的觉得李承乾这个太子不务正业,也不想依靠传统的方式登临大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