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的人?”
“这……”房玄龄不敢打包票。
李二却是摇了摇头,道:“真要走到了那一步?大唐该如何自处?
还是说,尔等其实都想看到那一幕的发生?”
“陛下,臣等绝无此等心思!”听到这话,众人连忙叫屈起来。
他们今天真的是受够了,李二也是真的什么话都敢说出口。
这小心脏,一跳一跳的,真担心提前蹦跶出来。
“既然没有,那么大唐为何不防范于未然?”李二又把话题绕了回来,说道,“按照大明王廷现在的趋势,未来几年他们只会越来越强大!
军械方面也只会越来越先进,之前魏卿说得不错。
既然高明都敢将连弩大量的发卖出去,虽然是为了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但同时也说明大明决计有更加先进的军械已经研发成功,或者正在研发。
难道我大唐真就要一直故步自封下去不成?
还记得当初魏卿给我们讲的那个故事么?
那个好人变坏的故事。
自从听了魏卿那个故事以后,朕就经常在想,这个故事其实放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成立的。
两个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未必就是真有多大的矛盾。
而是一个国家强大了,另一个国家衰败了。
衰败了的国家让强大的国家看到了吞并的机会罢了!
这就好比大明和大唐。
如果一直保持这种态势下去,未来的大明军事实力一定会超过大唐,这是必然的。
因为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也许大明的军队未来开始远程攻城的时候,我们还停留在现在这个阶段。
到时候,未必是高明起了什么心思,而是他麾下那些骄兵悍将想要更多的功劳。
因为,他们看到了旁边还有一个停留在原地的大唐!
那时候的大唐,对他们来说,是腐朽的,是不堪一击的,尔等告诉我,如果尔等是彼时的大明官员,想不想要入主中原呢?”
众人沉默了。
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真到了那一步,的确不是李承乾能做主的。
尤其是房玄龄,对于这一点尤为清楚。
当年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发生的,他比除了李二以外的在场任何人都清楚。
而且,皇位的诱惑是很多人难以抗拒的。
在皇位之争上,没有兄弟,没有父子。
所以,李二说的一切,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相比工业改革带来的风险。”李二继续说道,“这个风险是不是更大一些?
所以,要想阻止这一切的发生,我们其实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永远强大下去!
用我们的强大,去震慑那些心怀野心之辈!
只有如此,才不会让刚刚承平不久的天下,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而我们要强大下去,就必须进行工业改革,这是我们目前最为紧要的事儿。
至于工业改革会带来的风险,怕什么?
解决它啊!
我大唐从无到有,遇到过多少次危机?遇到过多少风险,我们不都过来了么?怎么到了这会儿,我们却连承担风险的勇气都没了?
告诉我,这究竟是为什么?
是朕老了?还是尔等已经不愿意为朝廷尽心尽力了?”
说完,李二摇了摇头,也不再言语。
为了推动工业改革,他确实是用尽了心思。
不过很显然,今天这一场,他赢了。
因为他说完,众人齐齐躬身,却是半晌无言!
他们知道,工业的改革,已经到了无人可以阻止的地步了。
李二为了工业改革,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当然,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个结果,这种事儿,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有结果。
见众人不再言语,李二摆了摆手,道:“传段纶、阎立德,即可回京,此事,等他们回来后,再议。”
到了这会儿,李二也有些意兴阑珊了。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这些家伙还是没有反应,他也不愿再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