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背上那只芦花鸡就到皇宫里去了。
王学生到了皇宫里,皇上一看这个砍柴的家伙还没死,就一脸的不高兴了。生气地对王学生说:“你又来干什么?”
王学生听了皇上的话和看了他的表情,心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你是不是没有把我给害死,现在怕我来找你的麻烦就不高兴了。想到这里他大声对皇上说道:“我来就是想问问你,我救了公主,你不但没有奖赏我,为什么还要害死我?”
皇上听了王学生的话一下子脸就红了。因为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让他下不来台。他忙辩解说:“根本没有的事,你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
王学生听了心想:现在我说什么他也不会承认,还是办正事要紧吧。他又对皇上说:“皇上,你当时在皇榜上说的明明白白,谁要是救了公主,你就把公主嫁给谁。你可是金口玉言,说话得算数。我这次来,就是要带公主回家的。”
皇上听了王学生的话,心想:你一个穷小子,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能把公主嫁给你,跟着你去吃苦受罪吗。皇上想到这里,耍赖说:“当时皇榜上说的什么,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你也是口说无凭,你有证据吗?”
王学生见皇上真的要不认账了,他就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拿出了皇榜,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皇上说:“皇榜在这里,这就是证据。”
皇上见了皇榜,这时候也没有话说了。可是,他还是不死心还想抵赖。又对王学生说道:“你有证据,我也没得说,但是,我还得看看公主答应不答应。”
王学生听见皇上提到了公主,他又说道:“公主一定会答应的。”说着他又从怀里拿出来,当时公主给他的金簪。对皇上说:“这是公主的金簪,也是我们的定情之物,公主早就答应嫁给我了。”
皇上看了看金簪确实是公主的东西,最后没有办法了,他才很不情愿地说道:“那好吧,去把公主叫来,一问就明白了。”
说完吩咐宫女去把公主叫来。一会的工夫,公主就来到了大殿上。她一看真是王学生来了,见王学生还没有死这才放了心。皇上见公主来了,问公主道:“你可愿意嫁给这个穷砍柴的,去过那缺吃少穿的苦日子?”
公主听了忙回答说:“我愿意嫁给王学生,吃苦,受罪我都不怕。”
皇上一听公主愿意嫁给王学生,一下子气得他差一点背过去。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他还想发赖皮,眼皮一眨又生出来了一个坏主意。他看着王学生穿得破破烂烂的,穷得连一件好衣服都买不起。他想让王学生自己知难而退,死了娶公主的这条心。想到这里,他对王学生说:“王学生啊,既然公主也同意嫁给你,那好吧,我就随了你的心愿。你回去准备彩礼吧,准备好了彩礼再来迎娶公主。”
王学生听了皇上的话,赶忙问道:“要多少彩礼?你尽管说。”
皇上心想:我要多少彩礼,我要得越多你就越难办。没有彩礼,我看你拿什么来娶公主。想到这里,他对王学生说道:“不多,五百个金元宝。”
这话皇上一说完,就连文武百官听了都觉得这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个穷砍柴的。他上哪里去弄到这么多的金元宝,都断定王学生这回是真的没有戏了。
谁知王学生听了皇上的话不但没有为难,却还信心十足地说道:“皇上,当着这么多文武百官的面,你说话可算数?”
皇上听了,也大声说道:“算数,有文武百官作证,只要你能拿出五百个金元宝来,公主你就领走吧。”
这时候,王学生才不慌不忙地从他背后的袋子里,拿出那只芦花老母鸡放在了大殿上。然后用手拍了拍鸡头,又拍了拍鸡腚,说:“宝鸡,宝鸡,下五百个金元宝来。”
那芦花老母鸡听了王学生的话,便开始下蛋。下一个蛋,就是一个大金元宝,下一个蛋是一个大金元宝。一会的工夫,五百个金元宝就下完了,在大殿上堆得像小金山一样高。把皇上和文武百官都看得傻了眼。王学生对看着金元宝都直了眼的皇上说道:“皇上,公主我可领走了。”
皇上看着这么多金元宝,哪里还管公主的事。忙摆了摆手对王学生说道:“领走吧,领走吧。”
王学生高兴地领着公主出了皇宫。他们来到了城里,王学生又雇了一台八抬大轿,还雇了两班子吹鼓手。然后他们抬着公主,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