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拢共就俩步骤:粉碎、烧制。
初期不强求品质的话。
烧制难度应该不大。
当下主要的难点,还是如何才能做到。
稳定、高效、廉价的粉碎石料。
“玉书,添料了!”
头顶传来的吆喝声,打断了黄玉书的思路。
他急忙又抄起方锹。
挨个往那竹篓里补充糯米灰浆。
等补好了料。
他又自顾自寻到黄老汉负责的地段,仰头道。
“爹,下午也没剩下多少活儿了!
我想请个假,去街上逛逛。”
话音刚落。
脚架上就肉眼可见的静了下来。
众瓦匠齐齐扭过头来,不是紧盯着父子俩。
就是竖起耳朵静待下文。
而黄老汉闻言也是脸色一沉,张嘴就骂道。
“个兔崽子,没看这都忙成什么样了。
你还有心思出去闲晃?!”
在场的人除了木匠蒋老爷子之外。
都是他的后生晚辈。
甚至还有两个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
平日里。
他只要发话,绝没人敢有半个‘不’字。
可惟其如此。
才更要一碗水端平!
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见黄老汉恼了。
黄玉书又忙补充道:“今儿的工钱,就不用打我的数了!
我也是想四下里转转,看能不能想起什么来。”
听他说不要工钱。
原本有些凝固的气氛,登时又活泼起来!
更有人马后炮似的起着高调。
“这哪成?!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总不能让玉哥儿白忙活一上午。”
“就是就是,咱都是自家人!
没那斤斤计较的事儿!”
“可不咋说呢,这半天工钱必须得给足了!”
而更多的人。
则是在确认自身利益不会受损之后。
就又默默埋头苦干起来。
见风波平息了。
黄老汉这才悄没声的顺着梯子下来。
将儿子拉到角落里,压着嗓子问。
“你一人上街,到底成不成?
要不等明儿结了工钱,我陪你......”
黄玉书一脸无奈:“老爷子,我这是离魂症又不是缺心眼儿!”
见劝不住。
黄老汉倒也没再说什么,默默回了落脚的小院。
不多时。
从袖子拢出两钱碎银子、几十枚大子儿。
悄悄塞给了儿子。
~~~~~
午饭吃罢。
黄玉书又简单洗漱了一下。
就打着采买的名义,正大光明的出了冯府。
之前他就打听好了。
城东临近码头的地方有一座水力磨坊!
虽说要粉碎石头。
肯定比磨米磨面难得多!
但基本原理应该还是可以借鉴的。
于是离开冯家所在的大兴访之后。
他就一路打听着寻到了城东。
和方正严禁的大兴坊不同。
东城区的街道因是沿岸而建又无城墙进行约束!
故而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但这杂乱无章孕育出的。
却是蓬勃向上的繁荣景象。
数百家商铺鳞次栉比!
本就包揽了从生到死的一应所需,又赶上雨后初晴。
十里八乡的百姓云集于此。
赶着车的,拎着筐的、挑着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