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所谓张紫妍事件改编的韩版《玩物》。
那纯纯垃圾。
张紫妍牵扯出的权贵太多,远超娱乐圈的范畴,还有新闻圈、财经圈、政治圈。
棒子不是潜规则,而是明规则。
‘奴隶’合约,出道之前整容,工作强度超级大,还有黑道资金,陪酒陪睡普遍存在,娱乐公司揽客。
东大有公司把人签下赚违约金,但性质不一样。
东大下限是棒子的上限。
东大可以不参与,可以打官司,这类官司,打了准赢,法律不支持这类合约效力。
经济公司只能用话术压迫,打官司会被圈内封杀,让艺人不敢反抗。
混出来的流量、偶像,分成待遇上比演员低,这是偶像培养成本导致的。
演员培养成本社会可以分担,三大院校以及其他艺术学院,分摊了成本,偶像赔偿成本更高。
不过东大偶像火了之后,待遇会提升。
类似被封的鲲鲲,和公司直接打官司的也大有人在。
后世随着传统媒介霸权消失,发现外面很糟糕之后,话术从“东大烂”,变成“一样烂”。
玩弄文字可以说“都一样”,可实际上不是。
棒子以后爆出的“胜利门”,再次说明,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人都可以通过艺人经纪公司满足稀奇古怪的欲望。
《玩物》将影响限定在娱乐圈和新闻圈。
无法撼动权贵们一丝一毫。
在张紫妍案件和《玩物》中,被指控者之中,除了经纪公司的负责人作为小虾米出庭,其他大佬根本不需要露面。
即便他们被媒体指名道姓的曝光,法院依旧判他们无罪。
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
可在棒子,正义不曾露面。
“张紫妍”死后留下证据,就像朝着铁幕丢去了一粒小石子。
虽然无法撼动铁幕一丝一毫,但好歹大家能听到一点响声。
最糟糕的类似于《玩物》这样的电影出现。
消减严肃性,变成了一种娱乐符号。
好像米国,所有都解构,解构到罗莉岛,吹牛老爹都不算什么。
甚至反手指责东大不敢说,连个玩笑都不能开。
不过。
谁见过米国开犹的玩笑?
谁见过米国直指军工复合体?
或者爆料波音这种具体的利益体?
进而说,米国在公众层次提过和东大在半岛的战斗吗?
提过东大开国的人,以及其思想吗?
说明什么?
既得利益不能提。
实打实的胜利,证明了东大制度、文明、人种的优越性,也提都不能提。
如果一条路,还有成功的可能,能车翻资本制度,也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当事情无法改变的时候,至少要保持愤怒。
让愤怒积蓄。
而《玩物》用娱乐符号消解了严肃性,与其说“真敢拍”,不如说“老爷,你看我的吧!”这不是揭露,而是帮忙。
沈三通这版拉开尺度,大陆不上映也无所谓。
找来的导演是中戏导演系毕业的饶小志。
后世《你好,疯子!》《无名之辈》《万里归途》的导演。
中戏导演系偏向于戏剧导演,饶小志之前在做话剧,不过潜力是有的。
而且有现实意义的题材,很适合国内导演风格。
沈三通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棒子权贵指手画脚。
顺带还能给国内小年轻怯魅,同时加深棒子的刻板印象,以及反逼着棒子改善环境。
他真敢拍。
棒子不敢拍的,他来拍!
沈三通转发了嘉和的官方账户,没说什么,但态度已经明了。
电影立项之后。
李鳕感受到了压力。
这一次她不敢再贸然打扰沈三通。
不仅如此,她也不想让这种压力扩散到嘉和总经理这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