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第一百零五章韩三瓶的大片计划(2/3)(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韩三瓶想要的不只是听个响:“你的判断只是你自己的判断,不能说一定准。”

    “对对对,我自己的判断。”

    沈三通也不争辩,你是领导,伱五十多了,我尊老爱幼。

    还是忍不住:“你就不能干涉一下陈凯各的创作吗?”

    “怎么干涉?”

    韩三瓶反问:“你说国内有谁能弄大片,商业片的有几个,你也是科班出身,你给我找个人?”

    不等沈三通回答,韩三瓶说起他的大片计划。

    “我的大片计划,可以看做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建设,用大投资带动区域的发展。”

    “我们的电影产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不迅速崛起,就会步很多国家的后尘——本土电影被挤压。民族产业撑不住,肯定是全产业的悲剧,甚至是民族悲剧。”

    “从全产业链视角来看,搞大投资,风险其实不大,只要票房和制作成本相当,就是胜利。”

    “中影就是站在电影行业发展高度上看问题,为电影行业培养人才,为本土电影产业争取时间。”

    “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用大片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培养本土电影制作团队,院线获得流动资金。”

    听着韩三瓶这个发起者,谈起他雄心勃勃的大片计划。

    沈三通算是真正了解了他的大片计划的逻辑。

    其实从运作来说,非常先进。

    战略投资。

    不光不亏本,反而收益极大。

    单从制片角度来看,投资的很多大片,成本收不回来。

    但中影是全产业的庞然大物。

    有制片厂,也有正在成长的院线中影星美院线公司。

    票房和制片成本差不多,就不是很亏。

    因为中影肩负着行业发展任务。

    算上培养观众观影习惯、锻炼制作团队、院线流水.

    把这些账算上去,只要不大亏,就是大赚了。

    前世干工程,沈三通参与过这样的投资。

    造大桥造铁路,算小账,一定亏损,除非大收过路费、过桥费,设卡收钱,把票价提上去。

    但把区域发展大账算上去,大赚特赚。

    有些工程可能运行之初,实际车流量不到设计的几分之一,大大浪费。

    几年后,反而不够用。

    很多基建当时看都说浪费,过个几年、十年、十几年。

    全部在抱怨建小了,胆子太小了,应该工程再干大一点。

    就这,还只是算经济账。

    没算更深层次的地区发展、民族融合、长治久安的长远利益。

    这些行业布局,不计成本,只有国营企业愿意做。

    沈三通不由对眼前这个小老头有些佩服,更有共鸣。

    韩三瓶其实代表了他那一代人,50后。

    50后,三观成长时期,是俯视西方国家的。

    哪怕后来有变化,也做不到直接给人跪下。

    说一千道一万,让50后羡慕外国的生活水平很简单,但是让他们恐惧害怕。

    对不起,真做不到!

    我的青春年代,是你们在害怕我。

    当年我们只是农业国,把你们打的屁滚尿流,现在我们钢铁产量是你多少倍,有什么好怕的?

    不如你,我学习就是了,我一定能追上。

    想让我跪下,你还不行,这就是50后的一些特征。

    50后,其实和80后有许多共鸣。

    少年青年时期,正好经历四大恨。

    深知外国再先进,不光和中国人没关系。

    反而如果中国人没有,会遭受打压和侮辱。

    沈三通非常认同,赞叹道:“我算见识了,中国电影没了您不行啊。”

    闻言,韩三瓶微微一笑,心情舒畅。

    虽然沈三通不讲礼貌,嘴很毒,但不得不说有眼光。

    他的大片计划,放在中影里面,也是各种非议。

    多少人弄他的材料,想把他办下去。

    韩三瓶回到他的反问,也是回答沈三通的问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