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多少事 第一六七三章 造船的人选(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府这边也要时刻做好准备,从民间征召能打造船只的能工巧匠,从军中遴选水性较好的南方士卒,皆刻不容缓。”

    众将颔首应诺。

    ——————

    毛穆之这几日的生活的确过的还是很潇洒的。

    在犍为郡的大街上,他可以自由走动,看着关中新政一点点的为这座城市增砖添瓦。

    都督府进驻犍为郡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征用了城南一处属于本地世家却已经空置太久的宅院,大批工匠和士卒入驻,将此地改建成书院,书院的改扩建工程还在进行中的同时,书院的招生就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

    不只是《益州时报》上大篇幅的报道包括成都、犍为、巴西和梓潼等地新开书院的招生信息,犍为郡的大街小巷上也都贴满了招生的宣传标语和告示。

    这种宣传方法,是之前毛穆之从来没有见过的,一开始的时候毛穆之还对亲随说:

    “此地百姓识字者十不存一,甚至能说上一口流利中原官话者也没有几个,这样的宣传有什么用?”

    然而很快毛穆之就大跌眼镜,因为一个个身着长袍、看上去年纪不大但文质彬彬的年轻人站在那些告示和宣传标语之前,向大家用中原官话和本地土话两种语言宣讲告示上的内容。

    除此之外,这些人还不断地张罗拉拢路过的百姓,教他们朗读告示和标语上的文字,只要能够顺利读下来的,就能够从路边的篮子里拿走一块腊肉或者几个鸡蛋。

    一时间,告示之外,人堆积的里三层外三层,毛穆之还看到有手里拿着鸡蛋的总角小儿,用清晰地中原官话喊着:

    “上书院,学知识,得功名,不求人!”

    声音虽然还很稚嫩,但是毛穆之却轻轻叹了一口气,露出赞叹的神色。

    当这种求学以出人头地的思想从娃娃抓起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求学风气真的要有所改变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