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卢正阳将国公府的鬼煞引出了国公府,当即出了京,有守城的兵士看见,那大人怕坏了皇上的事,也没派人去追。”
“出了京?”皇上心下一沉,“那鬼煞呢?”
“鬼煞刚刚回了城,此时应该已在国公府的废墟。看样子,是没有追上卢正阳。”
皇上阴沉着脸,仍是压着声音,“这么说,朕是被人给摆了一道?!”那种时刻,能放火下手之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卢正阳。
皇上为辈子见得最多的就是阴谋,此时陌家不送人来,而卢正阳不但不来复命讨赏,反而趁机出了京……他被人阴了,那不是明摆着的事么?
陌家主还巴望着国公的爵位,他不敢,也不会。既然不是陌家主做的,那就只有卢正阳。
卢正阳啊卢正阳,朕是错看了你。
居然敢让朕背这么大的黑锅!
难道,你不怕东窗事发,朕无路可走之时,将你交出去么?
或者,你是赌定了朕不敢张扬,你是想让朕和宁少卿在明面上对立……
皇上一时之间,想不通卢正阳如此做是为什么,然恼怒之极的他,只能将一腔怒火发在它人身上,“这么大的火,那大人是干什么吃的。”
太监总管能在皇上手下活了这许久,自然还是有些胆量的,知道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亦知道什么时候该劝。
“奴才以为,皇上只让那大人按兵不动,于是乎那大人便以为那火光是皇上故意让人为之,所以才没有出手阻止。”
那大人曾是宫中禁卫军首领,如今更是皇上的左榜右臂,就算是犯了错,皇上也不会真的下重手,事情弄糟了,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帮下人。还不如,现在劝劝皇上,为那大人讨了这个人情。
心腹太监的话,皇上焉有不知之理!
皇上那口气无处可去,只将掌化拳,死死的钉在桌子上。
是的。若不是他让九门提督的人放水,卢正阳怎么可以带着那么多的不明来历的人光明正大的潜在国公府附近,只待良机?
若不是他让那五常按兵不动,卢正阳的那把火怎么烧得起来,又怎么全身而退。
此时,皇上想将卢正阳千刀万剐,无奈,却是无证无据。
没有证剧,便是皇上想治一个人的罪,却也不容易。
他不能公开的治卢正阳的罪,若如此便是召告天下,这火是他让卢正阳放的。
怒气将皇上整个人都烧了起来,而他却只能坐在龙骑上咬牙切齿,“派人去裴郡,将他的父母兄弟全都给朕秘秘的‘请’到京城来。”
太监总管却并没有松下一口气,这事皇上揭过去了,却还有没过去的坎,“是。奴才这就下去安排。万岁爷还有其它吩咐么?”
做奴才的不只要会分忧,还要会提醒皇上的遗漏。
皇上这才意识到抓卢正阳父母兄弟的事不急,还有更急的事需要他来善后,眉皱成川字,“国公府烧了,那陌千雪有呢?”
太监总管回道,“听说……听说……火起后,国公府中逃出来的只几个下人奴婢,火中存活的,还有些侍卫之类,陌大小姐的院子夷为平地……只怕是……凶多吉少……”这才是他真正担心的事。
太监总管说的婉转,皇上却是听得明白。当下就不好了,差点没从龙椅上给溜下来。
国公府烧掉的这笔帐总是要算到皇上头上。可,一个府而已,烧了就烧了,大不了拔些银子重建。
若是有陌千雪这个人质在手,他还有主动权。
可,人呢?人没了……
他不单失去了掌军权的门路,还要准备承担宁家的怒火。
更有甚者,若是陌千雪和西境接上了头,他还会迎来西境的压力,一切谋划将成泡影。
此时鸡飞蛋打,皇上即使是九五之尊,一时之间也是呆了。
已经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皇上当即软倒在龙椅之上。
这个黑锅,他背定了。
一如当日,陌国公之死的黑锅。
有人向镇南王献计,南陵出兵,只要让镇国公带着人马来援,一可以解围,二可以保存皇家的实力消减陌家军的实力。
然,人算不如天算,陌国公被困,粮草被劫……
一桩接一桩,镇国公本想出手,此时那献计之人又说,西境派的兵已在路上,还说西境派的兵士之中或有仓人的奸细策反的将士,王爷此番出击恐腹背受敌,且按兵不动,待西境大军一到一举击退南陵人不迟……
后来……后来的后来,纵使斩了那个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