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 第56章 郦琼(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着找话道:

    “元帅……要不要与四太子说一声,请他派些人马过来……毕竟宋帝在此,宋国精锐势必也跟在左右,万一有什么……”

    郦琼直接打断了他:“岳鹏举身在郑州,距离东京已经是触手可及了,不可再与他添麻烦。”

    “来便来了,张俊的兵从来都不是精锐,亳州城就在这里,他们攻不下来的。”

    他连半个理由都没给,直接便说宋军攻不下亳州来,可是众人却是无比的信任他,尽皆称是。

    不过说是这么说,郦琼还是不敢大意,吩咐道:

    “马上就到春耕了,让大伙儿先歇歇,插秧播种的事情先不忙……若是没有粮开锅的,可先到府衙去领些粮救急。”

    “先闭城吧,让百姓们勿要再插手战事了……这与他们无关。”

    第一件事,虽然亳州粮食也不多,但众人竟然都没有异议,只是这第二件事……王世忠有些为难:

    “说过很多次了,劝也劝过很多次了,可是大伙儿就是不听,他们又是为咱们着想做的事,话也不敢说得重了,寒了百姓们的心。”

    “这不是儿戏,”郦琼语气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若是再有自作主张去诱骗宋军的,有不愿意进城想要去拼命的,还有仍然在城外布置陷阱的,”

    “都先关起来。”

    “可是……”

    “就这么去办!”

    王世忠叹了口气,终是答应了下来。

    “宋帝擅杀大臣,就连宋国的官都说他是个桀纣之君,这样的人,如何会想着去在意百姓们的命?”

    郦琼语气缓和了些:“你不要不忍,这是为了他们好。”

    说完这些,众人又商量了一会儿加固城墙和修建工事的事情,等到外面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再有一会儿便要吃晚饭了,这才全都散了去。

    这是亳州城上下悉关的大事,谁也不敢怠慢,更不敢去添乱,只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差事,剩下的……

    总是会赢的。

    郦元帅说会赢,那便是会赢的。

    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郦琼看着那驻足不动的老头,问道:

    “辛先生,您可是有什么别的事儿?”

    他在带着人投奔宗泽之前,本就只是相州一名学生,什么使剑拉弓骑马都是后面学的,对这些个文人本就有着莫名的归属感。

    更何况这位辛赞还是从上京来的教谕,听说原本是要去开封做知府的,但忧心着金国人才的事儿,这才先到了亳州,来做了个教谕的差事。

    所以郦琼面对着他,确实是有些尊敬的。

    辛赞抚须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那樱宁居士的名字,不知道元帅可曾听过?”

    亳州刘瞻,是当之无愧的两淮名士,其文风淡雅,诗工逸野,是个有才华的人……郦琼当然听过,不止是他听过,就凭着刘瞻本人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头,还能四处寻师访友就知道了,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

    此时听到辛赞提起,郦琼倒也不算惊讶:

    “樱宁居士晚生自然是知道的,只不过他离居亳州多年,晚生至今也未曾见过他一面,先生提起他,可是有什么事情?”

    辛赞点头道:“元帅也知道我家的事儿,我儿早逝,只留下了一妻一子与我照料,那儿媳贤惠大方,孙儿也还算健康,陛下又信任我,让我来做这教书育人、福泽后辈的差事,按理来说,我当知足、不该别有所求才是。”

    “但人活一世,大多都是身不由己,我那孙儿已经两岁,马上就到了说话识字的年纪,便想着为他寻一贤师,也好在我死之后,他勿要入了那歧途。”

    郦琼有些疑惑:“不过两岁稚童,先生是不是心急了些?”

    说到这里,辛赞便忍不住叹了口气:

    “元帅不知我却也正常,我已是花甲之人,虚度了几十光阴,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像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一样,撒手去了。”

    “多想一些,终究是好的。”

    大概猜到了他的意思,但是自己确实是与刘瞻没什么交集……退一万步说,就算有交情了,那学生可是那么好收的?

    这可不是嘴巴一搭就定了的事,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所以郦琼非常老实:“先生勿怪,樱宁居士不在亳州,晚生与他也并无往来……您来找我,恐怕是错付了。”

    “倒也不是!”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