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 第44章 家事(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那么多的道理,也不明白阻拦他姐夫的人并非一定就是坏,放着他姐夫杀人的也不一定就是好,他只知道,他爹让他看好了纪五,照顾好纪五,他没做到。

    “就,就是他。”

    “好。”

    刘邦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又对着辛次膺道:

    “杀人偿命,判吧!”

    他把这活儿交给了辛次膺来做,便是那不多的理智在提醒着他了。

    不是第一次做皇帝,后果他自然能够想象得到,此时让辛次膺来分担一些,也算是他不多的让步。

    跟着进来的大臣们也是看着这位临安府尹,他们已经劝过了,但是没有用,此时见赵官家当真是为了一条人命而来,便把压力全都给了辛次膺。

    赵桓是死是活,皇帝是昏君是明君,全在这位的一句话里头了。

    百姓们也都认了出来,就算没认出来的,在旁人的提醒之下,也是口口相传,知道了那位差人便是赵家九皇帝了。

    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但如此隐蔽了风声,加上临安这一月来的糟心事儿,也算是明白了,为何临安府会在今日升堂。

    每个人都没说话,每个人心里头都有着不同的心思,一时间,虽然这里有这么多的人,但是却安静得厉害。

    辛次膺额头上已经出了汗,他同样担子重得紧,可是就这么僵持着,终归还是要拿个说法出来的。

    他自然是一万个站在皇帝的身边,但正是因为如此,才不能看着这位乱来;但若是不能如了这位的性子,那丢掉性命的,恐怕就不只是赵桓一个人了!

    “陛下,陛下!”

    赵桓早就感受到了不对,此时他甚至有些后悔了起来,在金国虽然日子苦,做人没有尊严,但终究也还是能活着。

    回来了日子虽然舒坦,可舒坦得没有几天,便要被老九取了性命去。

    想到这些年来给老九写的信儿,从来没有一封是他回过的,想到这人本来就薄情寡性得紧,赵桓之前用来保命的许多底牌,此时在这老九的面前,好像都没了多大的用处一般。

    他便只能哀求着:

    “陛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煎何太急啊……陛下若不喜我,我找个僻静的地方不再见您便是,陛下若不放心我,可找个地方把我关起来也可;何必要弄成手足相残的境地!”

    “陛下,陛下,您放我一马,我已无权无势,与废人无贰。”

    “陛下,陛下,先帝在时,常常在我面前念着您的好,说您是个重情的人,当年就不该让我去做那太子,您才是真龙,才是赵家最好的皇帝。”

    “九弟,若还记得在开封府时,你我弟兄在皇城里的快活日子,就留我一条性命吧,留我一条性命吧!”

    赵桓说的这些话儿,透过这回音极好的临安府衙大堂,倒是让大伙儿都听了个清楚。

    其语气之诚恳,神色之悲切,若是不知道的人见了,说不准当真会生出几分同情起来。

    赵构会不会刘邦不知道,反正他自己是不会,不但不会,而且他越是这样,刘邦便越是觉得恶心。

    狗日的,怎么好意思做的皇帝啊!

    “辛次膺,你还在等什么!”

    老头儿神情一震:

    “官家……真要如此吗?”

    刘邦反而愈发的平静了起来:

    “若是死的人是你,老子也是一样的做法。”

    这话有些不太吉利,特别是到了辛次膺这个年纪的人来说,非常的不吉利。

    可是,却是相当的中听。

    罢了……

    皇帝从病好以后到现在,还没有错过一次呢。

    他看了看下方殷切的大臣们,终于是开了口:

    “杀人者,其罪,当……诛!”

    说着,便将一道令牌给扔了下去,可是他分明什么令也没下,只是回答了皇帝的问题而已。

    一时间,这府衙内外响起了无数地叹息声、惊呼声还有一丝丝轻若蚊吟的……叫好声。

    “好!”

    刘邦看着赵桓,辛次膺的话儿大家都听见了,那人仍是坐在地上,与皇帝把他拎过来的时候一模一样的姿势。

    “九弟,官家,陛下……”

    他像看个鬼一样的看着这位,不住地往后面腾挪着。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