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 第一百九十一章 毋庸置疑呀(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所以无法解释,是因为很多人的默认前提似乎弄错了。

    真的是西海和北海龙王轮流掉换吗?

    不。

    无论西海还是北海,唐僧一行人见到的,永远只有一个龙王,就是“敖顺”。他时而是北海,时而是西海。所以大家都会下意识地认为,敖顺是西海龙王时,剩下的敖闰就是北海龙王;当敖闰是北海龙王时,剩下的敖顺就是西海龙王。

    可是,全文中从来没有专门提到敖闰究竟是哪一海。只有在四海龙王同时出现时,会给他分配一海。

    甚至敖闰从来都没有单独出场过。

    当我发现这个细节的时候,一个有些古怪的念头闪了过去:

    这个小白龙的父亲,龙王敖闰——真的存在吗?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确,西游记究竟是一部什么。

    作为四大名著中最难解读,埋线最深,也最为光怪陆离的一本,一千个读者眼中,真的有一千本西游记。有些认为这是神话故事,有些认为这是道门丹书,有些人认为这是宗教宣扬,而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这是一本讽刺。

    不仅讽刺,而且讽刺的很彻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黑的漂亮”。甚至不仅黑的漂亮,它还直接痛快地开了地图炮——逮到谁黑谁。

    塑造了一个老大形象的如来,擅长吹逼,会卖人情,又贪财,再通过各种和尚的狡诈贪心,勾心斗角,把佛教黑了个遍;

    关于西游记中的如来形象,也很好玩,如果写完这篇之后再有空继续的话,我跟大家聊聊这个光头,他是如何强行通过吹逼把自己在读者心中塑造成了三界六道最强者形象的。何况金庸都被迫把尹志平改成甄志丙了,阿难伽叶两个尊者被西游记黑了几百年他们找谁说理去?

    它又通过佛教的各种厉害,把道教黑了个遍;

    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及取经路上种种黑幕,把朝廷和官场黑了个遍;

    关键是最后那个结局,又把个人英雄主义和殉道者黑了个遍。

    那么就在这么一本彻头彻尾的讽刺中,四海龙王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出现的呢?或者说,作者塑造这么一批形象,是为了讽刺什么呢?

    ——小吏。

    西游记中的龙王们,不折不扣就是古代朝廷小吏的形象。

    它们人员众多,种类繁杂,除了四海龙王之外,还有江河淮济乃至湖里井中,都有龙王;

    它们地位低下,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对他们呼来喝去,他们的日常就是卑躬屈膝,低眉顺眼;

    这两个特点,就是明面上龙王们的特征,也是绝大多数读者们对龙王的印象。可是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两个特点,也是官场小吏们大多所具备的。

    一是结交绿林好汉,江湖豪杰;

    二是心思狡狯,心胸狭隘,见风使舵;不算什么大奸大恶,但也绝不是什么好人。

    恰好这两点,跟西游记里的龙王们也是一模一样。

    不信吗?

    我们来看。

    首先是妖界的关系网。

    我们不难发现,在取经路上的妖怪中,有不少妖怪都和龙王有些或明或暗的关系。

    小鼋龙就是泾河龙王的儿子,就不说了;

    灵感大王金鱼精自述,曾听东海龙王说过孙悟空的事迹;“当年在东洋海内,曾闻得老龙王说他的名誉。”

    乌鸡国的青狮怪,“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尽与他有亲”;

    牛魔王与悟空打到一半,被碧波潭的万圣龙王请去了吃酒;

    而万圣老龙王的女婿,正是九头虫;

    什么,你说万圣龙王不算龙王,是野龙?可是九头虫被杨戬和悟空联手打败之后,往北海逃去了,成为了西游记里唯一一个下落不明生死不知的妖怪,你猜他逃往北海,是不是投奔龙王去了?

    有人说不一定,没证据啊。那我们来看一条很有趣的小支线。

    师徒四人快到天诛的时候,在金平府遇到了三只犀牛精,它们被打败之后逃往西海,结果被敖顺卖了,着摩昂太子捉拿了住。老龙王是这么说的:

    “快点水兵,想是犀牛精辟寒、辟暑、辟尘儿三个惹了孙行者。今既至海,快快拔刀相助。”

    要知道三只犀牛精被星宿们捉拿,按理说应该往荒野无人的地方逃才对,他们却一头栽进了西海,可见是与西海龙王有旧的,不然天庭抓你,你往龙宫里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