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处处细节(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政府的事,作者不能说。

    别说明朝了,哪朝哪代都一样,只要它是由人组成的社会。

    但吴老爷子实在憋的难受,怎么办?所以他只能采取春秋笔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吴承恩写西游记的初衷。

    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描绘出事件的全貌,隐藏的真相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

    但即使这样,西游记在当时还是成了**。

    三国王真的错了吗

    回过头来我们看,乌鸡国费如此多的笔墨,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呢?

    我们还是来看事件的起因。

    起因是文殊菩萨来找乌鸡国王化斋,但他不是真来化斋的,而是微服私访来考察国王的。

    其方式就是言语相难。

    结果国王没通过考核,把菩萨扔进了河里。这才导致了后面的事。

    那么他俩到底谁对谁错呢?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因为原著并没有说文殊是如何言语相难的。

    如果文殊仅仅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国王因为自身素质不行就绑了他,那就是国王错了。

    如果文殊骂了国王的八辈祖宗,那身为九五之尊的国王没有杀了他就已经是仁慈了。那就是文殊错了。

    有人说既然文殊是大慈大悲的菩萨,又是如来的公派钦差,应该是光明正确的吧。

    这可不一定。西游记跟别的著作可不一样。它是讽刺,里面谁都可能是坏人。

    记得有人问一个学者,红楼梦里麝月洗澡,贾宝玉究竟参与了没有?

    学者回答说:“研究红楼梦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靠红楼梦混饭吃,

    一种是想靠红楼梦混饭吃,混不上的。

    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一共有三种答案:

    一种是参与了,

    一种是没参与,

    第三种我认为最真实,那就是你认为他参与了还是没有参与,那就是你的答案。”

    其实还是那句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键看读者自己怎么解读了。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读一切的指导思想。

    其实西游记从成书到现在,每一代的人都会根据当代的时代思想赋予它新的内容。

    就拿杨洁的电视剧来说,它也是根据当时的思潮对原著进行了删改的。

    也就是说它已经不是吴承恩的那个西游记了,最起码不完全是。

    我不相信现在网上那么多解读西游记的观点,都是作者吴承恩的心中所想。

    但它只要说的合情合理且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一定的作用,那它就是正确的。

    所以说不光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哈姆雷特。

    四乌鸡国寓意

    回到乌鸡国。既然作者没有明说谁对谁错。那就有两种解读,

    一个是国王错了,

    一个是文殊错了。

    当然相应的讽刺的现实也就有两种。

    我们先看第一种,国王错了。

    也就是说国王并不是真心的好善斋僧,而是在作秀。

    就像那个好龙的叶公一样。其实他并不是真的喜欢龙,所以真龙下界来找他,他吓坏了。

    乌鸡国王也是这样。

    他潜心向佛的消息传到了如来耳朵里,如来很是感动,决定度他归西。于是派文殊变作凡僧下界视察。

    谁想刚问了第一个考核问题,国王就生气了,把微服私访的钦差绑了,丢进了河里,闯了大祸。

    结果招致了三年井底之灾。

    如果这么解读,作者讽刺的就是像乌鸡国王这样残暴**,或者善做政治秀,或者不辨邪正的官员或统治者。

    支持此种观点的,原著里倒是有几个不算证据的证据。

    为什么说是不算证据的证据,因为从逻辑上来说都不很严谨,所以这第一种观点只能算是推测。

    一、唐僧到宝林寺借宿。

    方丈一看是个破衣烂衫的云游僧人,顿生厌恶,不同意留宿。原因是之前曾收留过一伙穷和尚,不成想他们却赖着不走好几年,还整天在寺院里搞-->>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