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二百零四章 尔等可知,陈桥驿在什么地方?(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或者上厕所的时候跌进坑里等等方式英年早逝。

    同样的,跟随他一起的人,要么从此飞黄腾达,要么跟着一起跌入深渊。

    坐在椅子上的李云泽,曲着手指缓缓敲击扶手。

    他有些疑惑的是,秦桧胆子挺大的啊。

    还当着赵桓的御史中丞,转眼就给自己提议清君侧。

    仔细想想也没那么疑惑,这真的很秦桧,懂得见风使舵站在实力更强的一边。

    所有人都在看着李云泽,等待着他的决断。

    之所以诸将都愿意站在他这边,一方面的确是朝廷不停的求和求和的,让人非常反感。

    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李云泽给的太多了。

    统制权统制们,基本上都是李云泽亲自提拔的。各级准备将以上的军将,也大都是李云泽亲自提拔。

    这份恩情,以及背后的背景定位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抹去的。

    像是韩世忠这种军伍老油条,非常清楚一旦康王倒台,他们这些康王提拔的军将,必然是会被视为同党,各种打压那是必然之事。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要站康王了。

    再有就是,李云泽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各级将领拿的都是银锭,而军士们则是满满当当的铜钱与布帛。

    不但从未短缺过,而且经常额外发放犒赏。

    韩世忠他们非常清楚大宋的军士们是个什么模样,钱帛给足了的话,拼死卖命都无所谓。

    可钱帛不够的话,战场上放下武器跑路也是绝对能干得出来。

    说白了,大宋是募兵制,本就是花钱招募的雇佣兵,钱不到位谁会给你卖命?

    如果官家的面子如果真的那么有用的话,那靖康之耻也不会出现。

    若是汴梁城四周数十万禁军拼死作战,那金军甚至连燕云都不敢窥视。

    说到底,还是因为军费都被上上下下伸手的给弄光了,军士们只能是宛如奴隶一样给军将盖房子打工,各行各业都能做的很好,就是不会打仗。

    虽说不明白为何卖所谓国债能够卖出这么多的钱帛来,可康王有钱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军士们自然是会站在给他们发钱帛的王爷这边。

    “秦御史。”

    思虑许久之后,李云泽终于开口“你且回汴梁城去,带一封诸军将士们请战的血书回去。让朝堂上的诸位相公们,都好生的再考虑考虑。”

    “张知府。”李云泽招呼前任太原知府张孝纯“你去写血书。”

    “是,王爷。”

    “秦御史。”李云泽笑容亲切的盯着秦桧“你的功绩,本王是不会忘记的。”

    秦桧心头大喜,当即恭敬行礼“请王爷放心,朝堂之事,臣必当竭力周旋。”

    “还有一事。”当着众人的面,李云泽沉声嘱咐“若有机会,你可去求见太上皇,若是能从太上皇那儿求来圣旨,自然是最好。”

    没明说从太上皇那儿求来什么样的圣旨,可在场的人全都心中了然。

    赵桓登基的法统来源于太上皇的传位,而两位官家之间的龌龊,早已经是天下皆知。

    若是这个时候太上皇主动将法统的大义交给康王,那自然就是名正言顺。

    等到张孝纯与秦桧离去之后,李云泽的目光环视下面的诸多军将,他也知道必须给这些人一个定心丸,否则会出乱子。

    “之前本想去取燕云的,不过现在看来只能是先行南下。”

    李云泽哑然失笑“大宋之败,不是败在将士不用命,也不是败在百姓不供奉。而是朝堂上的那些相公们,一心只想卖国啊!也不知道金人给了他们什么好处,整天就想着求和,求和!

    ”

    这话说的众人心有戚戚,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士大夫们为了一己之私要出卖所有人。

    “各部整顿兵马,留一下一部人手入住之前金军在井陉遗留的营寨,挡住河东那边过来的金军。”

    “其余各部。”李云泽缓缓言道“三日之后出兵南下。”

    “领命~~~”

    众人齐声领命,正要各自散去的时候,李云泽突然问了一句。

    “尔等可知,陈桥驿在什么地方?”

    诸将闻言,皆是鸦雀无声。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