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执笔人 第一卷 执笔入世 第四十七章 案子的真相(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冷长空拍了拍李三思的肩膀,笑道,“秦司长不过是奉长公主之命,将你送回来罢了,先前也只是在为你疗伤,且莫惊慌!”

    说着把他的衣服整理好,顺便拍拍他的胸膛......结实了不少,看来体魄训练初见成效了。

    “长公主?”

    李三思感觉自己好像错过了些什么。

    隐约能回忆起昏死前的那一抹柔软......该死!还以为是蔡文姬,没想到是长公主!

    “没错,这次要是没有长公主出面,你可早就死在公爵府中了。”

    冷长空感叹一声,随即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好在有惊无险,你的伤势再静养几天便可无恙。另外你这次破了洞庭湖之案,可以说是大功一件,等明日点卯之后,衙门里会对你进行封赏,你这块小木牌大概率可以提前更换成铜牌了。”

    说完冷长空便看了一眼秦逍遥,这话其实也是对他说的。

    毕竟执笔人大司长,对于人事调动,升职加薪什么的是有一言决断权的。

    所以必须先要得到他的允诺。

    提到洞庭湖之案,秦逍遥的神情也渐渐缓和下来。

    他的眼神自苍穹间落下,望向李三思,“我看了你所写的卷宗,逻辑清楚,思维很独特,从凶手的角度去复盘整件案子,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整体上来说,案子办的很不错,基本上与事实没有偏差,但还是有一点你疏忽了。”

    “哦?”

    李三思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梳理了下整件案子。

    杀人动机,作案手法,包括如何利用时间差进入郡主的屋子,腿上的伤口作何解释......来回仔细推演,并没有找到思维相悖点。

    他对自己的推理思路很有信心,被秦逍遥这么一说顿时有些不服。

    于是说道,“请司长大人赐教。”

    说是赐教,脸上的表情却显得漫不经心。

    秦逍遥平静开口,直接切入主题,“这件案子,小王爷确实是元凶,但是这样一个完整的犯案过程,仅凭他一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这句话等于是对案子的整体定性做了一个肯定......这确实是一场谋杀案,并且凶手也的确是小王爷罗修贤。

    至于犯案过程和谁是帮凶的问题,这属于推理的细节,有些许遗漏也很正常。

    在结案陈词不变的情况下,李三思允许自己的推理过程出现一些偏差,但必须在可控的范围内。

    所以他很好奇究竟还有谁参与了这件案子。

    “按照我的推理,小王爷完全可以独立作案,并且不被任何人发现。”

    李三思看着秦逍遥:“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你在卷宗中的意思是,小王爷奸杀完罗郡主后,并没有与守在外围的三十位兵将有过任何接触,就将郡主的尸体带到了洞庭湖中。”

    秦逍遥说道。

    “没错。”

    李三思沉淀情绪,回忆细节:“我去案发现场看过,只要小王爷从自己的屋子绕过去,就可以完美避开外围兵将的耳目,无声无息将罗郡主的尸体葬入洞庭湖。”

    “可你不知道的是,外围兵将最大的作用,其实并不是固执的留在原地守护郡主的那间屋子,而是,巡视。”

    秦逍遥盯着李三思,声音逐渐低沉,“巡视两岸园林,巡视人烟罕至的暗影角落,当然,也会巡视整座洞庭湖......所以不管小王爷是从哪里走的,只要他最终出现在洞庭湖中,就一定会被巡视的兵将们看到,只是,他们视而不见罢了。”

    听到这里,李三思神情终于变了。

    在一场凶杀案中,只有一种情况会让旁观者对于凶手的暴行选择无动于衷,那就是,旁观者是帮凶!

    也就是说,罗郡主死亡时,没有一位外院兵将是无辜的。

    甚至有可能他们也曾轮流侵犯过长公主!

    李三思心中涌起寒意,他的思维宫殿中本能性的出现了一副画面:

    【冷月高悬的夜空之下,冰冷的洞庭湖中心,小王爷砸出了一个冰洞,亲手将罗郡主丢下去的时候,八百米开外的岸边,巡视的外院兵将们没有阻止,只是安静的站着,无声的看着,等待着自家的小王爷为这场奸杀案做一个最后的收尾。】

    【他们的身影在夜色间显得深沉且幽暗,就好像,来自地底鬼界的那些冷漠的幽灵。】

    秦逍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