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待在候变院,一具履行治经博士的职责,顺便也参悟其余顶级天时法。
离开乾清郡后,赵兴又分出多个分身,飞往不同的州。
本尊于七月来到商洛学宫。
八月,柳天宁的本尊开始秘密闭关,分身则仍旧处理著日常事务。
至九月,赵兴返回坤元郡,开始修习灵山法,为上任做准备。
教他的人是轩辕擎天。
此时,两人正在天下第一的灵山之巅,背靠一棵松树同坐。
前方是一片云海,放眼望去,已无更高峰冒出头来。
“钟天地之灵秀,蕴山水之华英。”
“天地之运道,最能具现化的地方,便是灵山。”
“山在养人,人也在养山。”
“人与自然的交互,是彼此成就。
“我去感知天地的运道,天地运道也在影响我的运道。”
“这就是通常讲的天运即吾运。’
轩辕擎天悠悠道:“无论哪种灵山法,在初期阶段,都是人去养山,辰安,你可能理解?”
赵兴点头道:“把山看成一种植物,就好理解了。待灵山成熟,可结灵山之秀果。”
“山涨几丈,人之运道就跟著长几丈。”
轩辕擎天笑道:“不错,你不愧是能注经的天才,总是能把复杂的东西说得通俗易懂。”
赵兴问道:“院长,这天下第一灵山,已摘几次?"
第一的山就叫灵山,赵兴问的是灵山养育出了多少绝世强者出来。
轩辕擎天思索道:“可称绝世强者,自当有大运。”
“自有史记载以来,灵山也不过八十五次大运秀果。”
八十五次?按五十万年历史来算,那也得几千年一见。
这就是已成熟之灵山结果的运期,相当之长。
且但凡这种大山,都是很多人一起分。
倒不如是自己择一小山养起来。
如果总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天下的灵山也会逐渐消失不见,不符合灵山派的理念。
想到这里,赵兴问道:“我听闻南蛮有一座圣山,可通天地,不知那里已行多少次大运?”
轩辕擎天闻言,叹气道:“据传已过千次。”
赵兴微微一愣,这差距可有点大了。
轩辕擎天道:“你可知我为何取名擎天?”
“学生不知。”
“一种寄托,我的父亲也是地利派司农,他就是想让养出天下第一山来,超过南蛮那座山。”
赵兴恍然,大周所说的天下第一山,实际是把南蛮圣山排除在外了,
怪不得打南蛮地利派那么起劲,敢情真正的天下第一山,并不在大周。
灵山派的司农,穷极一生的梦想,恐怕就是想把南蛮那座圣山挖回来,
不挖也行,把南蛮占了也可以。
“灵山法无终极法,有传闻说需得在南蛮那座圣山上,才能找到终极的灵山之道。”轩辕擎天满怀期望道,“如果有朝一日,你到了那里,记得帮我去验一验真伪。”
“是,学生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到来。”赵兴坚定道。
时间流逝,转眼就来到大治二十四年。
此时,坤元神锄不再对外展览,重新回到赵兴手中。
他也在灵山上,跟著轩辕擎天,修了三年的灵山法。
灵山法虽无终极,但顶级层次的却有几十种。
轩辕擎天教赵兴的,正是《擎天灵山法》。
据他说,此法是由太爷爷构思了中低阶段的根基、爷爷验证、父亲创出高阶阶段,最终由他轩辕擎天完善。
四代人,历经三千多年研究出来《擎天灵山法》。
光是验证和构思基础阶段就花了两代人一千六百年。
之后又经历一千二百年,到轩辕擎天这一代,终于完善。
他在四百岁创出顶级圆满的山法,也正是因此,轩辕擎天才能成为院长,并且得景帝赏赐地皇顶,乘坐后土战车。
因为轩辕擎天养出来的灵山,名列天下灵山,排在十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