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418章 何日风起云涌(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只是有些问题,本王自己也是困惑非常,所以想请教一下妻兄,你是如何看的。当然了,这只是互相交流想法,与考校无关。”

    一听这话,李晟立刻抱拳行礼道:“殿下但讲无妨。”

    “假设,当然了,某只是假设,不是针对谁。

    假设河北二镇联手谋反,勾结契丹、奚人兵发长安,声势浩大。

    本王为朝廷前驱,领兵平叛,该如何处断?”

    方重勇目光灼灼看着李晟询问道。

    “皇甫惟明要反?”

    李晟压低声音惊呼道。

    这個消息可太踏马够劲了,如此机密,是他这个还未通过“面试”的“实习生”该知道的么?

    他出身将门,消息灵通。

    河北地方不稳,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武周末年的时候,河北契丹人闹事,杀唐军将校造反,可谓是声势浩大,一时间搞得朝廷焦头烂额。

    当年就闹过,现在再闹一次,貌似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吧?

    李晟丝毫不觉得方重勇是在“闹着玩”。

    “你就当他反了吧,本王是问伱,要如何平叛!皇甫惟明如何,那是他的事情,与本王的问题无关。”

    方重勇沉声说道。

    李晟沉思片刻,对方重勇说道:

    “朝廷可兵分三路,两路为正,一路为奇。一路守黄河南岸的河阴县,与叛军拉锯,一路守河阳三城,保护洛阳西北大门不失。

    最后一路奇兵出河东,从河北常山出击,奇袭叛军老巢,断其粮秣。

    到时,叛军便会进退失据。

    黄河岸边的叛军若退,则两路正兵可一路尾随掩杀。叛军若是不退,则粮草不济,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他们势必会不顾一切急攻黄河沿岸城池,不可能不留下破绽。

    到时候,战场主动权便在朝廷一边了。殿下手握强军,此战无论是在正军中还是担任奇兵,都是大有可为。”

    李晟侃侃而谈,显然不认为此时河北叛乱,能够从朝廷手里讨到什么便宜。

    只是这个说法,跟方重勇的看法基本一致,这大概也是军界共识了。毕竟,战略是有套路的,如果不考虑经济压力和政治上的变化,那么“考卷”的正确答案非常有限。

    “倘若回纥人,也参与进来,那要如何处置?”

    方重勇继续追问道。

    听到这话,李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如此便是双鬼拍门,大唐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殿下就是问我,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军事问题恶化,就会变成难以处理的政治问题。这不是他一个披坚执锐的将领该考虑的。

    或者说了也不算。

    方重勇不置可否的微微点头,二人陷入尴尬的沉默当中。

    看到对方不说话,李晟有些心痒难耐的压低声音询问道:“殿下莫非是以为,不可说之事,乃是大乱在即,变生肘腋?”

    “本王不希望这样,但好多事情,本王说了不算,甚至圣人说了也不算。

    关中与河北积怨甚深,岂是换几个节度使,就能消弭矛盾的?”

    方重勇无奈摇头,给李晟倒了一杯酒。

    不动声色的考验已经结束,方重勇也不想给李晟太大压力,安慰他道:

    “银枪孝节军扩军在即,肯定会提拔军中将校担任要职。

    但你在军中资历尚浅,骤然提拔,对你也不是好事。

    不如先平级调动,在银枪孝节军中做一个执戟郎,随某身边同入同出。

    近日你便随本王一同去两淮与江南公干。待班师回朝后,自有封赏,到时候本王也好提拔你于行伍之间。”

    终于听到具体的承诺,李晟松了口气,方重勇的任命,就是平级调岗,属于军中正常操作,不会引起太大波澜,也不会让银枪孝节军中其他将领妒忌。

    如果方重勇真的任命李晟为“十将”,那何昌期、车光倩等人肯定不乐意了。

    他们的官职都是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的,李晟有没有本事他们没有看到。如果一来就身居高位,跟他们平起平坐,肯定会让原有和谐的将帅关系产生裂痕。

    让方重勇麾下小弟离心离德。

    如今方重勇已经是一方首脑,麾下人手不少,各自有各自的诉求和忌讳。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