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第112章:江夏侯周德兴、已故诚意伯刘基均涉案其中.....(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r>
    “而纵然将夏侯再聪明,我想他也猜不出,我们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所以倒不如大大方方的问,如果能证实,那他与小明王之死,一定有关系。”

    “那免死铁卷能保他一回,可保不了他第二回。”

    朱棡倒是浑不在意的笑了笑道。

    毕竟有求于人,周德兴若是还藏着掖着,那就有点不礼貌了。

    “明日大相国寺以后,你跟我一同回秦王府,我们等一等江夏侯。”

    朱樉想了想,便是道。

    “那我这几日便住在你府上,毕竟他明日不来,往后也一定来,而且用不了多久的时间。”

    对此,朱棡又是看向天空繁星,轻声道:“毕竟我们坐得住,他却不一定能坐得住。”

    “没错,不管是你跟大哥的锦绣阁宴请,还是老爷子的雷霆震怒,都没能让周德兴站出来。”

    “那这其中必然有问题,所以要么是他低估了锦衣卫,要么就是觉得免死金牌一定能保得住他。”

    “可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若是真的远离了权力中枢,他这个江夏侯,就是名不副实了。”

    “所以不管是探口风,还是来认罪,他都得来一趟。”

    “毕竟我没将其公之于众,就已经是给了江夏侯面子,除非他连最后的一点体面,都不想要。”

    清朗充满寒意的声音响起,本来还有一些清凉的夜风,也是染上了一丝冷冽。

    至于为何没有刻意的压低声音,无非就是想借这些侍卫传播出去。

    不管这其中有没有江夏侯周德兴的人,那也总会传到周德兴的耳中。

    而若是这般,周德兴还能坐得住,那才是定力超群。

    “都退下。”

    随后,朱棡又是怀视了一眼院中的侍卫,便是摆了摆手。

    “遵命。”

    侍卫领命以后,依次躬身退出。

    直至院中再无一人之时,朱棡这才又是看向朱樉道:“诚意伯,真的会卷入这件案子么?”

    “事实上,纵然刘夫子没有参与进这件案子里,但他也属于默许。”

    “毕竟刘夫子的身份摆在那里,所以我不相信刘夫子从头到尾不知道这件事情。”

    “可身为一个臣子,他从头到尾什么都没有做过,那就是什么都做过了。”

    朱樉轻轻叹了口气,便是道。

    从大明开国之日起,朝廷上的党争,就已经冒出了头。

    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

    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

    以吕本为首的江南集团。

    一直都在明争暗斗,而且是大明刚一开国,浙东与淮西的矛盾,就被无限放大。

    再加上江南集团的推波助澜,朝廷的党争一直处于相对于平衡的状态。

    直至于刘伯温之死,方才打破了这一平衡。

    所以这便足以说明,小明王之死,刘伯温可能没有参与,但绝对知情。

    谁让刘伯温本身就是浙东集团的老大。

    那朱棡也能想得明白,朱樉口中的那个人,究竟是谁。

    无非就是刘伯温的儿子。

    刘琏。

    刘璟。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可惜了,刘夫子终究比不得丞相啊。”

    思索间,朱棡也是叹了口气。

    不过想想,是个人就会有私情,所以纵然刘伯温一心为国为民,也会有犹豫之时。

    那两不相帮,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毕竟刘伯温也做过元朝的官,所以这是政治上的问题,有时候真的说不明白。

    但这对于皇权,是绝对不允许的,而一个忠臣,也绝对不能蛇鼠两端。

    “如果刘夫子还在,你觉得以老爷子的性子,会怎么办?”

    面对朱棡的叹气,朱樉又是轻声询问道。

    “以老爷子的性子,必然是将帅可废,江山不可亡。”

    “直白点的意思,就是谁都可以死,不是谁的功劳大就不能死,但是这江山,绝不能亡。”

    朱棡几乎都不用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