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龙门演义 四卷 绽放 第13节(5/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br>    报:“已打退敌人两次进攻三中队伤亡较重,一排长王华堂牺牲,河南籍战士韩荣德、王复治牺牲……”

    孙白洪的心又是一沉。

    王华堂可是杜庄大战的一根顶梁柱,这样的战士也牺牲了。

    韩荣德、王复治这两位河南籍战士孙白洪是有印象的,一方面运河支队外籍战士不多,另一方面支队部的一名副官王建也是河南籍,孙白洪与他交谈过,对河南籍战士印象较深。

    报:“又打退敌人一次进攻,二大队曹继方、李玉银、徐德全、蔡尊起、张志成、王清雅、王冒维、刘钦道……牺牲。”

    报:“又打退敌人一次过攻,我方牺牲……”

    重伤员不断从库山上抬下来,轻伤员不下火线。

    时已至下午二时。

    从前方传来的战报来看,日军没占到便宜,而我方由于占有地利,一时守的住。而日军在库山遇到了硬骨头,以为主力尽在于此,便没有分兵向库山北运动,库山以北颇为安全。

    从邵涧幽派人送过来的信息看,运河北方是安全的,至少目前是。

    渡船准备不尽人意,在万年闸和花石场这两个渡口各准备有两三只船,这么多人要快速渡过,根本不可能。

    孙白洪与胡泰员、文系净等人商议之后认为,此时绝不可撤退,若退,我失地利,日军则乘势掩杀,伤亡必惨重,目前之势,只能与敌耗,待拖到黄昏或天黑时,兵分三路借着夜色掩护撤退,敌必不敢放肆追击,那时才是撤退最佳时宜。

    同时建议:苏鲁支队与运支一大队由万年闸撤退,苏鲁支队是客,先退。在退到运河北之后,苏鲁支队可北撤抱犊崮山区。

    毕竟苏鲁支队来运河南岸三个月有余,一直打仗,没有得到很好休整,更加上此次敌人重兵扫荡,意欲把运河两岸我军一网打尽,苏鲁支队战士多数不是运河两岸人,不便于化整为零躲过敌人扫荡。

    孙白洪一面令人把重伤员先送过河,同非战斗人员一起到指定地方集合,一方面令人把计划送往张广宗司令处,由张广宗司令把握前方战况。

    黄昏时,张广宗司令按计划,乘着敌人新的一轮攻击被击退之际,果断命令撤退。

    如孙白洪、胡泰员等人所规划,苏鲁支队,在张广宗司令的带领之下北过运河,未作休息,过枣庄——台儿庄铁路,北向进入抱犊崮山区。

    与苏鲁支队同行的还有运河支队政委朱木石,入山向鲁南军区胡大荣等领导汇报当前情况。

    运支分二路北渡运河,孙武仁带着二大队为一路,由花石场过河;支队领导机关,直属部队跟随一大队为一路,由万年闸紧随苏鲁支队后撤退。

    同支队部一同垫后的是特务队和中队长王铎箴带队的运支第四中队,目的地朱阳沟村。

    梁茵霞算是最后一批过河的了。

    孙白洪曾让她作为非战斗人员先行过河,梁茵霞不同意:“谁说我不是战斗人员?我是!我身为宣传股长,怎么能早走呢,我与同志们共进退。”

    在夜色掩护之下,苏鲁支队,运支一大队,二大队根据事先约定,到相应地点过河。

    夜色里,梁茵霞与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的,时走时跑,好歹赶到运河边,只有两只渔船,一次也就十个人,只有等。

    梁茵霞下船后,只走了两里地左右,炮声突起!

    炮声来自东边。

    梁茵霞不由得停了停脚步,向东方看了看。

    那是运支二大队渡河的方向,不由得替运支二大队揪起心来。

    可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只能走。

    走不了几步,西面枪声也响起来。

    不过听那枪声较为零乱,不像是有目的的齐射。

    又走了一会儿,正前方也响起了枪声。

    难道是朱阳沟?梁茵霞极为震惊:敌人速度怎么这么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