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 第二章八七节 与茅乘战(下)(3/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江晚余赠李易天下琴时同赠曲谱一本,上面便有江晚余赖以成名的绝世名曲《霓裳流云》,《霓裳流云》改编自盛唐时期的《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为杨贵妃所作,由诗仙李白填词《清平调》。

    苏媚自知《霓裳流云》来历,这会听得李易弹起了此曲,只一双秀目秋水盈盈,回眸望着李易嫣然一笑。十指清扬,已然祭起了手中的七窍玲珑石,脚步挪动间,踏着《霓裳流云》的优美旋律翩翩起舞。

    七彩霞光朦朦胧胧,氤氲中苏媚的身影亦虚亦幻,举手投足间尽是桃羞杏让的婀娜多姿,不沾凡俗中半点尘埃。这哪里是一场千钧一发的生死之战,分明是一场花前月下的锦绣良缘?

    ………………

    李易的一番话语,让茅乘心头的怒火渐渐的冷静下来,倒是对李易苏媚的恨意减了不少。然而茅山派下茅真君的面皮不能就这么丢得丁点不剩,所以茅乘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留。

    茅乘祭起镇神笔,本待与李易苏媚做个痛快的了断,没料到对面年轻男女丝毫没有这种觉悟,反倒在那里弹琴吟诗,卿卿我我起来,顿时茅乘才稍微平歇一点的怒火又是腾的上来,连心肺都快气炸了,暗骂一句世风日下不知廉耻的同时亦是郁闷不已:自己好歹是修真界赫赫有名的下茅真君,手中更是茅山镇派三宝的镇神笔。怎么就被两个小辈给如此的无视了?

    才想着,茅乘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来,怎么自己的耳中尽是小道士弹琴的淅淅沥沥声,唱着的歌诀好几次都要跑了调。脚下的九宫飞星步似都在愈来愈发的缓慢……

    茅乘眼中精光一闪:这小道士的琴声有古怪,自己居然差点就着了道。

    “咄!”茅乘大喝一声,驱赶着自己心中的不适,强运一口真气,提起镇神笔凌空疾划起来。随着镇神笔的划动,只见笔尖蛟须上红光闪闪。一道道歪歪斜斜,扭扭曲曲,古怪不堪的符文便被写将出来。

    符文似断还连,似散还聚,看似杂乱无章偏生又让人无比清晰的感觉到其中的来龙去脉。待得一张符文写完,茅乘用镇神笔将那符文一圈,然后向着李易苏媚一挥,仰天一声长啸:“急急如律令!”

    符文上金光流动,没有先前五行符箓大阵那般花哨繁芜,也没有先前心符那般诡异难测,好像普普通通,就这么四平八稳,稳稳当当不急不缓的朝着李易苏媚飞去。

    然而就是这么一张符儿,让李易指尖一凝,琴声一顿,让苏媚身形一晃,舞步一乱。在两人的眼中,那符儿如一条大河,如一座高山,就那般的缠绕打砸过来,几乎避无可避。

    影响亦不过片刻间的事情,李易苏媚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李易苏媚相互一望,眼中是那心有灵犀的微笑,李易点点头,再察觉不到那火烧眉毛的危险,一如当年唐皇宫中,诗仙李白写这阙《清平调》时,让权宦高力士磨墨脱靴的洒脱不羁。

    回肠荡气的轻悠琴韵继续响起,李易望着眼前凌波微步,罗袂生尘的苏媚,《清平调》的第二阙已然被吟出:

    “……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苏媚舞过身去,留给李易一个曼妙的背影,也不见苏媚如何动作,七窍玲珑石攸的飞出,石上七孔同时射出道道霞光,无畏无惧向着茅乘划来的那张符箓迎去。

    “噗!”没有电闪雷鸣,更没有地动山摇,符箓与霞光甫一接触,只有败絮击中皮甲的那种沉闷之音,继而刺耳的“嗤嗤”声连绵不绝,原来那符箓上的金光与七窍玲珑石的霞光宛如针尖对上了麦芒,似两道闪电般正在相互顶个不歇。

    茅乘咬紧牙关,镇神笔连连疾点,想要一举功成,苏媚亦是咬紧牙关,广袖长舒,指尖变幻,丝毫不肯退让。

    一时间,唯有天下琴声嘈嘈切切,大珠小珠,散落于幽幽时空化作的玉盘之中……

    ………………

    茅山大茅峰,九霄万福宫。

    茅山派掌门人大茅真君茅远端坐主位之上也不言语,看似风轻云淡的喝着茶,然而眉角的偶尔抽动还是显示出了茅远心底的几分不耐烦。

    茅远的左边位子上坐着一位同样身着九宫八卦道袍的道人,道人手中握着一把拂尘,正是茅山派中茅真君茅胜,茅胜桌前的茗茶早已喝光,只在白玉茶杯的边缘上还残留着几片茶叶,茅胜满脸的不郁,好几次撅动着嘴唇要说话,不过终究没有说出来。

    ………………

    嗯,加油!。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