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第七章 鱼梁庄财务实录(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
    穿越这么久,对于这个世界的度量衡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一石大概相当于前世100斤左右,最上等的灵田亩产也不过300斤。

    再联想到前世杂交水稻1000~1500斤的亩产......袁老千古,国士无双!

    不客气的说,对于钟氏而言,40亩中等灵田,100亩下等灵田,加起来的产出都不如那10亩上等灵田。

    因为。

    10亩上等灵田出产的粮食两年一熟,在品质上已经非常接近白云观定义的“一阶灵米”。

    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缴纳给白云观的供奉,在市面上卖的非常贵,一颗下品灵石只能买10斤。

    要知道这可是灵石,而不是凡间的金银,对于修仙者而言都是种奢侈品。

    而中等灵田和下等灵田所产出的普通灵谷,在白云观这等上宗修士眼里,那都只能算作是凡米、粗粮。

    主要供给杂役,或用来酿酒,或酿制成五谷精粹、灵液玉露。

    在价钱上大跳水,一块灵石甚至能买上一石。

    而这些在桃源钟氏这边,却是十足的好东西。

    甚至还再次对这些上宗眼里的“粗粮”进行了细分,中等灵田产出的这种一年一熟的灵粮,就被视为上好的“粳米”。

    至于下田产出的一年两熟的灵粮,则是分类为最普通的灵米。

    像是钟立霄这等伪灵根子弟,最普通的灵米也只能做到限量供给,每个月只有十斤左右的限额。

    更多的时候,还是吃真正意义上不蕴含灵气的凡粮。

    至于上等灵田产出的两年一熟,在白云观眼里不入阶的灵米,在钟立霄记忆中貌似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

    至于其味道,更是让钟立霄念念不忘。

    一番统筹计算后,钟立霄无奈发现,种地是真不赚钱。

    别看十亩上等灵田每两年都能产出3000斤左右的灵米,貌似能赚300块下品灵石,但关键是这些灵米主要用来缴纳白云观的供奉。

    不算作灵石收入!

    至于中等灵田每年产出灵粮100石,下等灵田每年产出的400石,统共算起来也就只能卖500~600个下品灵石左右。

    要知道在整个桃源钟氏,像是鱼梁庄这样的田庄也就只有二十个左右。

    光靠田庄的收益,年收入也不过10000下品灵石上下。

    而这笔收益大头还要用来供养老祖结丹,二伯筑基,外加上其他仙苗修行。

    实惨!

    要知道一件好一点的中品法器,售价就能高达上百块灵石,上品法器甚至能够卖到三百块灵石上下。

    这剪刀差......穷逼不配修仙!

    桃源钟氏好歹也是有筑基的修仙家族都混的这么惨,真正的散修身家有多寒碜可见一斑。

    至于鱼梁庄的运作模式,则主要是将灵田分散租给有特殊资格的种田好手耕种。

    产出的灵粮品相越好,产量越高,就能对等领取同等重量不同倍数的凡粮。

    上田三倍,中田两倍,下田一点五倍。

    至于只出产普通凡粮的田地,佃户则需要反过来交租。

    也因此在鱼梁庄租种的灵田越多,代表种田技术越好,既是一种认可和荣誉,也是实打实的利益。

    因不需要再给朝廷缴纳苛捐杂税,老百姓们也极其感念钟氏的仁德。

    在鱼梁庄,粮食、渔获、皮毛、兽筋、瓜果、各种干货等,普通金银收入每年大概能有七八百两银子左右。

    只需要上缴其中三分之一,留三分之一充当庄子运转资金,剩下的就可以让仙师、管事、都头们自由分配。

    说到这里,魏都头、周庄头、诸多管事纷纷眼巴巴望着钟立霄。

    钟立霄会意,笑道,“一切照旧即可。”

    周围众人顿时高兴起来。

    什么是好领导?

    不侵占他们利益的,那就是好领导!

    钟立霄瞅准一个机会,问道,“十二弟呢?在修炼闭关?”

    周围诸人纷纷意外,诧异道,“十二爷没和您一起来?”

    钟立霄了然。

    此时此刻,想必他那位好兄弟已经迫不及待去寻找机缘了吧。

    若非他觉醒了神通,修为突破,此时估计还真是要意难平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