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第310章 王阳明的全盘布局(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这两年,人都应该死的差不多了才对。

    当年他兵出山海关的时候,从整个大战路上来看,的确是和辫子军轰轰烈烈的大干了几场,但实际上都没有怎么用力,义军大部都是主动溃散,十万人散成了上百股,多的数百上千人,少的甚至只有几十人,遍布整个辫子国的农作物产粮区。

    而王阳明,在李自成出关之前,只给了他一个任务。

    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搞事。

    在这两年的时间之内,李自成带出关的这帮义军,每天起早贪黑的干,唯一做的事,就是整天到处使劲搞破坏,主要是破坏辫子的屯田。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春天拔辫子的秧苗,秋天烧辫子的稻谷,平日里放火烧山更是家常便饭,让辫子国民不聊生,把李自成这帮义军恨入骨髓。

    并且,李自成这些游勇散落的部队,基本上不和清军搞什么硬碰硬的对拼,只要是看到辫子军来了转头就跑,打一枪,换一地,主打的就是一个居无定所。

    这帮人在关内都跑惯了,辫子军根本就没有剿寇经验,短时间只能是两眼一摸瞎,根本就找不到人。

    在李自成这帮义军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之下,去年成功让辫子的农作产量锐减了三成之多。

    而今年。

    因为几个月前的关内重兵云集山海关,八旗中的绝大部分壮年劳动力都被抽调到了关宁锦前线去了,以致于秋收不及时的同时,李自成麾下各部搞破坏搞的更加卖力了,到处放火烧田,保守估计来看,辫子的产量直接就是锐减了五成之多,实际上估计能有六七成。

    单就这个粮食数量,顶多也就够辫子的老弱妇孺吃了,根本就不够支撑前线军粮。

    “这帮辫子也确实是够狠。”

    “有线报来称,今年清军秋收得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被直接运往了宁远城,看来这是打算把家里妇孺老幼都给饿死了。”

    宋献策啧了一声。

    “饿死人的事额们管不着,额们只管做额们的事。”

    “当下清军的秋收还在继续,传令给各部,把火再放大一点。”

    李自成咧嘴一笑,他最开始也觉得王阳明这老家伙不靠谱,私下更是直接把王阳明叫做老狗。

    但是这两年按照王阳明教的法子打游击打下来,嘴上不说,心里实在是服了。

    比如挖地道打游击,简直就是科学游击法。

    他李自成当年要是有这操作,怎么都不会被追杀入山。

    “大王,你在这里已经蹲了快两刻钟了,再蹲下去,怕是肠子都要拉出来了。”

    就在这时,牛金星看了眼还在蹲坑的李自成,略微担心道。

    “整日挖草吃土,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不然你以为额想蹲这么久?”

    李自成抖了抖,接着随便从旁边抄了两片树叶子往沟子里胡乱一抹,也不管干净没干净,这才勒着裤腰带站了起来,顺带往后瞥了一眼。

    拉完了看一眼,这是刻入人类DNA的操作,别说李闯王,大罗金仙都不能免俗。

    见李自成终于是起了身,牛金星和宋献策都是折身,欲往简陋营寨走去,毕竟一会就要开始准备干大事了,这两年游击已经打够了,按照出关时王阳明给他们的安排,接下来就是掏辫子们的缸了。

    然而,两人刚走几步,却是发现李自成愣愣的站在原地,脸色略微有点难看,硬是一步都不动。

    “大王怎么了?为何不走?”

    牛金星和宋献策都是回头看着站着不动的李自成,当下明军已经出关了,军情十万火急,得抓紧时间搞事了。

    “麻,麻了…!”

    李自成攥着手,咬着牙。

    ……………………

    关宁前线。

    辽东,宁远城。

    以这座宁远城为中心,清军十数万八旗军摆开着精心布置的军阵,这一座互为犄角的军阵,俯瞰望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口袋,等待着明军的掉入。

    只要清军稳住宁远一线,牟足劲把这个编好的口袋维持着,别说是明军,就算是玉皇大帝的天兵天将来攻,也得被拖死在这宁远城,没有个一年半载的,休想跑路。

    就算跑了,也得是半死不活。

    而于此时,在这宁远城中的府衙之中。

    全权负责前线战事的多尔衮帅案上,此时摆放着两封信。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