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爹,你咋没死啊?! 第290章 阳明之策,绝满清之种!(求追订!)(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个关头对晋商大肆诛杀,必定引起人心惶恐、国内动荡,这将会让原本就已经极为夸张的物价变得更加离谱,以致天下流民更甚,这对刚刚消停的起义不利,倘若再出第二个闯王,又将徒耗国力。”

    话音方落。

    “屎啊屎啊!”

    两边脸都肿了的朱由检,说话明显不大利索。

    “二,这帮晋商国贼为一己之私,已然蛀国害民荼军数十年,若是让他们这般轻易受诛,实难平天下百姓心中之恨。”

    “三,不应放过任何一个国贼,也亦不能错杀一个好民,晋商中虽有诸多国贼,为小利而不顾国家之危,但依旧有心系天下者,灾时开仓振民者不在少数,这些都需要时间查明分清,不可一刀切。”

    “四,建奴上至皇太极,下至八旗兵卒,皆对晋商极为信任。”

    一番话音落。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听完王阳明这些话之后,自是也不需要过多解释。

    “你想用晋商这条线忽悠建奴?”

    武宗朱厚照闻言,咧嘴一笑、

    这才对嘛,这才是他熟悉的阳明大圣人,充分利用对手的每一个点搞心态,主打的就是一个无孔不入。

    想当初万历时空的老奴和天启时空的皇太极,心态都被王阳明搞炸了。

    王阳明看了眼自己老板并未接话,转而继续道。

    “在晋商的问题上我有以下三点。”

    “一,以朝廷之名,扶持晋商中的那一部分良商,利用这些良商来取代国贼手中握着的民生之权,这样在往后诛杀晋商国贼之时,能将对百姓的祸害、对民间民生所需的影响,降至最低。”

    闻言。

    老朱重重的点了点头,这个操作他举双手赞成。

    在爱民这件事上,老朱在古今帝王中绝对可以排得上历史前三。

    没法,苦孩子出身。

    “二,重新更换边镇防御,利用晋商国贼这条线,将最新的边镇防线各镇之图传递给建奴,同时加强山海关之兵,让建奴从山海关见不到短时突破之机,往后建奴自会寻找其他边镇关口。”

    “三。”

    言语至此。

    王阳明并没有继续,而是停顿了片刻,沉声说道。

    “此法略有违背天理人伦,但如用采用此法,十年之内,建奴可平。”

    话音落。

    双脸红肿的朱由检,蹭的便站了起来,眼神炙热到让人不敢直视。

    “先生之言,可否保真?!”

    上一次。

    朱由检露出这种炙热眼神的时候,还是袁崇焕跟他说五年平辽,结果没两年,圆嘟嘟的大头就挂在了城楼上。

    不过。

    很明显崇祯朱由检在大明天子齐聚的课上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辈分低、功绩低,还背着亡国之君的名声,实在是底层中尘埃,存在感也就比猪头堡强一点。

    他这一句话喊出来,在场压根就没有人搭理他,包括王阳明这个臣子在内。

    王阳明代班崇祯大明的内阁首辅之后,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加急梳理崇祯朝的各项问题,哪怕是以阳明大圣人的心性,在大致了解了其中内情之后,都有着一种想把崇祯朱由检吊起来抽上几鞭子的冲动。

    但同时,又为之叹息。

    因为从王阳明这段时间整理所见到的各方政务的留档来看,朱由检这个皇帝在政事方面都是积极处理的,当天的奏章绝对不留到第二天批,基本上每一本奏章都有亲自批语,这些批语中带着很重的朱由检个人色彩,一看就能判断出绝非是太监代笔。

    但其中内容,大部分都是让人看了后一言难尽。

    并且。

    很多奏章内容,明显都是下面人瞎几把忽悠,可崇祯还是信了,并且还大力夸赞。

    综合来看。

    这朱由检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勤政皇帝,大明历代皇帝,单论勤政这件事,朱由检排进前三应该是没有丝毫问题。

    但。

    他人勤政是给王朝逆天改命,他是给王朝加速送命。

    如此勤政,不如躺着。

    “讲。”

    季伯鹰给了王阳明一个继续说的眼神,他倒想看看,王阳明口中的违背天理人伦,究竟是什么意思。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