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相先把凶犯羁押一事,细细说了一遍。得知案卷已呈省垣,需呈刑部核查无误后,凶犯方能伏法。众人听后,默然不语。
宗相又把得族叔沈开祥、宗亲沈瑞辉相助,葬父于长江横山甲之事,徐徐说出。众人对沈开祥、沈瑞辉两人,顿生敬佩之情。
宗相又提到高若无,那个真正的堪舆仙师,一手寻龙点穴之术,神奇无比。
沈兼三听到棺木落葬之时,天降小雨,与高仙师预言相符,也是惊叹不已,说道:
“得此吉穴,也是天见我沈家遭逢大劫,所作的补偿吧。”
世间没有绝对的苦难,也没有绝对的幸运,沈宗相心里暗想。
翌日一早,沈宗相甫一起床,便见廷岳、廷华、廷梅、廷彩、廷标五位叔父从门外走进屋来。
“宗相回来了。”廷岳推门就喊。
“诸位叔父——”宗相见到五人,鼻中又是一阵发酸。
五人进到大厅,见到大哥廷贵灵牌,摆在堂前上席,便上前齐齐鞠了一躬。
宗相待诸位叔父坐下后,将他在大庾县衙见官、粤省长江横山甲葬父两事说了一遍。众人听了,伤感万分,久久不语。
“大哥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人死不能复生,你等当节哀顺变。”良久,六叔廷标出言安慰宗高几个侄儿道。
“宗相,大庾之事,你处理得甚为妥当。大哥有你这般麒麟儿,泉下有知,定会十分欣慰。”二叔廷岳说道。
宗相又把大庾祖产重新佃租一事,告诉了诸位叔父。
“宗高、宗灏、宗相、宗魁、宗琦,大哥命陨大庾,由祖产租佃而起,如今此事已毕,你兄弟几人,对此有何计议?”三叔廷华问道。
“叔父,祖产乃祖宗心血,当世代守之。”宗相道。
“嗯。”廷岳赞道。
“诸位贤侄,今日你叔父几人前来,另有一事相商。”四叔廷梅看着宗高兄弟几人,说道。
“立冬已过,小雪即近,转眼便到腊月。下年契约,你等兄弟议过否?”廷岳接下廷梅的话头,说道。
往年年前,大哥与他们兄弟预先议妥,而后再与钱掌柜签订合约。如今,大哥弃尘而去,他们自然要操心此事,几个侄儿,也不能看着不管。
“叔父,此事——此事——相弟昨晚才回,我们几个暂未议过。”宗高道。
“莫管事那日上山,提出与我们议签长契,你等意下如何?”廷岳道。
“长契?”宗相扭过头,眼光自下而上注视大哥宗高。
“嗯。那日我与二叔前往宣风,莫云就与我们议过此事。后来他又来家,催促我们与他速签长契。”宗高解释道。
“诸位叔父,你们意下如何?年前商签,还是年后再议?”宗相眼望廷岳几人道。
“我们尚未决定。大哥不在,山上诸般事情,还是一同商议,共进共退的好。”廷岳说道。
“既是莫云找过多次,想来这事,他比我们更急,侄儿建议静观其变。说不定,等上几日,莫云还会再来。”宗相道。
“莫云如此着急,定是杭城有事发生,年后一探究竟才好。”宗相心想。
“好,就依宗儿所说,再等上几日。”廷岳说道。
沈廷岳、廷梅、廷标几人,又提起需为大哥荐亡超度之事。
“大哥命亡大庾,魂魄遨游于外,业已三月。你等兄弟,近日可择出行吉日,前往武功仙山,拜请道长主持荐亡法事。”五叔廷彩说道。
“诸位叔父,先严蒙难数月,至今魂游大庾、仁化,是侄等不孝所致,侄等惶恐难安,已定于明日往武功仙山朝谒忏罪,超度先严亡灵。”宗相看了廷岳几人一眼,回答道。
“嗯。”廷岳兄弟几人听了,点了点头。
次日寅时刚过,宗高、宗灏、宗相、宗魁、宗琦五人,身穿素衣,脚着布鞋,携着香烛、纸钱,包妥父亲灵牌,启程前往武功金顶。
黄昏时分,众人登上金顶。峰顶茅草丛蒙,上有石砌穹顶石坛三座,分祀葛仙、汪仙。
宗相等人,拈香进坛,一一礼拜。
峰腰有茅庵一座,即为白鹤观前。宗相等人进观,向住持道长言明来意。
道长吩咐小童,引众人先去歇息。
戌时初,白鹤观大殿,青烟缭绕。鼓声响过之后,宗高兄弟五人手持香烛,次序进殿,跪于武功王爷神像前,道长诵经、拜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