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御中天 第四十五回 沧海巫山(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千罡风层,朝东风驰电掣。一言不发。

    八百里巫山山脉,不足半个时辰便飞至山脉东缘。六人慢慢减缓,悬停高空,回头望了一眼已是暮霭沉沉的巫山群山。此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回来。

    疾飞了半个时辰,众人心情才渐渐从离别的悲伤中解脱出来。此时当有酉时,夕阳完全归山,连天地之间最后一丝光亮也消失不见。

    快倒是快了,怎奈此时已是冬月,三千丈高空罡风刺骨,最后冷的实在不行,众人只能降低高度。一降再降,众人透过脚下稀薄的云层,看见一条宽阔的大江东西而向,大江南侧有一座大城,夜灯已是初上,街道上人影如蚂蚁一般多。看起来甚是热闹。

    “二位师叔,不如我们下去寻找些吃食?”

    又是嫣然这个吃货率先建议。

    六人在巫山洞天,一住就是三载,除了偶尔出洞天,去凡人集市换些物品之时,能顺便大快朵颐,平时白仙子皆是让大家加紧修炼。这一次,有近半载未出过洞天了。

    虽然有仙子的朱青酒,源源不断的给六人补充真元,但毕竟这么久不食人间烟火,看到大城,众人的口腹之欲,又被勾了上来。嫣然的建议自然正中大家下怀。

    于是众人寻了个僻静所在,悄然降落,将金剑各自收到乾坤袋之中。朝着大路官道迈去。

    好久没有这么走过了,巫山洞天三载,众人已今非昔比。哪怕行走于地,也像脚不粘尘一样,轻飘飘前行。

    一炷香之后,众人来到大城跟前。抬头上望,只见上表三个汉隶大字:“江州郡”。

    六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捧腹大笑。沿途路人不知这几个人笑什么,皆是频频回头。只有六人心知肚明,本来七日的路程,愣是被六人行了三载才至!

    也罢,进去瞧瞧。

    江州郡是大夏王朝三十六郡之一。郡内同楚岳郡一样,亦是百湖千岛,良田无数。乃是大夏粮仓之一。

    江州郡城,设立在夏江南岸。即便大晋在夏江北岸虎视眈眈,亦因此地江面宽阔、大夏重兵驻守,对江州郡城构不成威胁。

    此地夏江,最窄处亦有二里,最宽处当有八里之多。八里宽的江面上,有一个兴洲岛,兴洲岛东西长二十余里,南北最宽处约有四里。乃是万千年来,夏江泥沙冲积而成。

    大汉之时,天下一统。兴洲岛土地肥沃,乃是农耕之地。待大汉分崩离析,大晋王朝和大夏王朝划江而治,大夏王朝便把兴洲岛占领,并派驻八千水军守卫。此处楼船当有百余艘。夏江南岸,又有五千水军驻扎。在这样的两层重兵把守之下,分崩离析的大晋,更是不敢主动攻打大夏。因此,江州郡城的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江州郡自大汉设郡,大夏王朝,亦是沿用旧制,并未更改。只是失去了江北之地,约有半数。饶是如此,江州郡一郡之梁米产量,能占上整个大夏的一成。

    据《大夏志》记载,江州郡城东西长约十二里,南北宽约十里。城内人口一十三万。

    众人拾步踱入巍峨宽阔的城门。虽然此时已是寒冷的冬月时节,但街上的行人依旧络绎不绝。许是已近腊月,农人无事,要准备过年的年货。所以南来北往的客商,亦是比平时多了许多。

    大街两侧,客栈食肆比比皆是,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六人看的眼花缭乱。

    也不是太饿,毕竟六人半个时辰前刚喝过朱青酒,雄浑的真元,透过五谷之海,直接向众人补充。六人便东走西逛,流连观所。

    六人大街走腻了,便拐入小弄之中,看到有卖炸鱼的小摊位,便上前买上几串。炸鱼个头较小,当有三寸长,一串有五尾。吃起来香脆可口。鱼刺本就很细,油炸之下,根本不用去刺,直接食用。

    六人边吃边走,不知不觉,又走出小弄,行到大街之上。不多久,一栋雄伟的木制楼阁矗立跟前。

    这栋木楼高约十七八丈,顶覆金色琉璃,五层飞檐,六层楼阁。飞檐如鹤,展翅欲飞。楼阁之内灯火通明。最高处的飞檐之下,上书三个大字:“江州楼”。

    “走,上去看看。”青衣长老兴致来了,吆喝到。

    六人拾级向上,走了约莫十余个台阶,走入一楼正堂。

    “吆,六位客官,吃点什么?”机灵的小二看到五男一女,来人不凡,急忙在柜台前跑过来殷勤的问道。

    “都有哪些好吃的?”

    元洛兴奋的问道。亲师傅开口了,那就好办了。

    嫣然杏眼瞪了一下元洛师兄,元洛大笑。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