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七百七十三章 皇帝没钱了?(4/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西产业链的破坏力十分有限,剩下的全都是这金债券自己破坏的。

    黎牙实颇为感慨的说道:“我离开西班牙十二年了,回到西班牙,没有任何的变化,人们习惯了在债市的丰厚回报,就无法再回到辛勤劳动创造财富这条路上来了,习惯了赚快钱,变得浮躁无比。”

    “这就是杀鸡取卵啊,为了短暂的收入,大量发行债务,导致钱都流到了债市,而不是生产之中,如果能够持续的维持新世界的霸权,就能一直继续,当维持不了之后,就会倒塌。”

    除了货币流向债市导致手工作坊产业无人投资之外,这种玩法第二个弊病,就是要维持债市的虚假繁荣,除非是走投无路,否则不会宣布破产。

    无论如何也要支付利息,维持债市,只有维持住债市,费利佩本人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维系战争的资金。

    这种时候,为了筹集足够维持债市繁荣的利息,费利佩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大量便宜的让渡公地、出售法律特权。

    让渡公地,导致衙门的持续收入降低;卖官鬻爵,导致了法律的瓦解。

    “陛下,这还不够。”黎牙实面色凝重的说道。

    “这危害已经足够大了,难道还不够吗?”朱翊钧两手一摊,惊讶的说道,手工作坊关门,甚至没有新的产业出现,这危害已经足够大了。

    黎牙实点头说道:“这样做,钱还是不够用,这个时候,就需要加税了。”

    “殿下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共进行了十四次的加税,葡萄干、葡萄酒、煤炭、鱼肉、羊毛、盐等等,原料上涨,衣食住行变得昂贵,城市里的手工作坊的成本就会堆高,最终破产关门,形成恶性循环。”

    “陛下就小心翼翼的加了一次的税,还担惊受怕,觉得从6%增加到13%会引来强力的反对,西班牙都把羊毛税收到了40%的地步。”

    大明皇帝拥有如此大的权力,实在是太胆小了!

    看看泰西那些君王干的那些吧!英格兰在圈地运动,西班牙在发债,罗斯国在搞农奴,大明加点税,遮遮掩掩,又是廷议,又是部议,又是询问各方巡抚意见,甚至还仅在市舶司试行。

    黎牙实无奈的说道:“陛下,债就是债,欠了钱自然是要还的,费利佩殿下不还,就只能让西班牙的平民们去还了。”

    欠债就要还钱,统治阶级拿去乱花,欠债就由全民共同承担,一旦出现军事失利,西班牙就会失去大西洋霸权,如果有一天直布罗陀海峡被人堵了,那西班牙就会失去上桌的机会,成为餐桌上的鱼肉。

    “的确是这个道理,欠债就要还钱。”朱翊钧思索了片刻,认可了黎牙实的观点。

    “陛下,其实大明要收蓄黄金的话,可以往泰西卖盐。”黎牙实往前凑了凑身子说道:“只要陛下开始卖盐,那黄金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明。”

    “朕不是很明白,详细说说。”朱翊钧立刻坐直了身子,面色颇为郑重。

    朱翊钧一直比较担心,收蓄黄金,会导致白银流入下降,造成社会震荡,需要新的大宗商品,专门用于黄金流入。

    显然黎牙实很清楚皇帝叫他来的原因,想好了答案。

    黎牙实笑着说道:“陛下,泰西吃的主要是矿盐,而不是海盐,到了大明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是纬度的原因,让泰西整体缺乏光照积热,才导致海盐短缺。”

    “威尼斯商人之所以能建立水城威尼斯,以十几万人创造了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甚至一度购买了半个君士坦丁堡,让东罗马帝国典当了罗马帝国的王冠,就是因为盐。”

    “在波罗的海,神圣罗马帝国的北岸,有一个以吕贝克为中心的商业联盟,叫做汉莎联盟,这个联盟甚至能打的丹麦国王抱头鼠窜,是因为吕贝克是泰西的产盐中心。”

    “费利佩殿下对尼德兰地区的实际统治,也是靠盐实现的,税收也是通过盐实现的,现在费利佩殿下对尼德兰地区进行禁售,盐就跟缰绳一样,套在尼德兰地区的脖子上,不老实就勒紧点。”

    “但最近这个禁令失效了,尼德兰人似乎找到了盐的来源,才事实上独立了。”

    费利佩再也不能用盐拴不住尼德兰地区了,因为尼德兰人在南美洲的委内瑞拉找到了盐湖。

    盐,对于中原王朝非常重要,对于泰西同样的重要,可以决定兴衰。

    大明有着完整的晒盐技术,从山东到琼州,漫长的海岸线上几乎都有晒盐场,而且各家技术五花八门,黎牙实曾经了解过大明的晒盐工艺,是为了翻译成拉丁文,送回泰西,但他最后放弃了,因为泰西光照不足。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