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二十七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疏言,谢陛下赐铁锅之恩,还说了一些关于王次辅的…坏话。”张居正拿出了一本奏疏,看着王崇古,将奏疏先递给了王崇古。

    王崇古眉头紧锁的看完了奏疏,面色倒是平静了下来,他还以为什么事儿呢!就这点事,还想扳倒他王次辅?!

    他将奏疏的递给了冯保说道:“这事陛下早就知道了。”

    土蛮汗本名孛儿只斤·图们,改汉名为包图,入京永居只有二十七个人,这是他的兄弟和子侄女儿,人数并不多,上奏专门感谢了皇帝赐铁锅过冬的恩德。

    自朱元璋开始一直到隆庆五年俺答封王,放开了边境贸易为止,大明对草原实行了两百年的贸易禁运,直接导致了草原的食物加工能力都回到了石器时代,而铁锅,是草原的顶级奢侈品,用坏了都舍不得扔,但凡大明守不住边方,北虏南下,以劫掠铁锅为主。

    谓曰:生锅破坏,百计补漏用之,不得巳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此各边通丁所具知也。

    俺答汗曾问二十年汉儿赵全,我祖札木合在十三翼之战胜利后,用几十口大锅把俘虏的敌对贵族活活煮死,可确有此事?赵全说:必然。

    俺答汗又问:为何我这个大汗,也没有这么多的大祸呢?而多用皮锅呢?

    用各种皮具盛水,将石块烧红后丢入水中,把肉丢进水里,半生半熟烫着吃,这就是草原的皮锅。

    等到俺答凭借着自己的勇武攻破了燕山防线,和大明打了二十多年,最后俺答俯首称臣,换来了边方贡市贸易的开放,才算是有了铁锅,可随着铁锅、盐巴、布匹、茶等物的大量涌入的还有晋商的高利贷。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土蛮汗在奏疏里哭诉了晋商们的罪行!简直是在不当人这种事上,一点都不做人。

    晋商们的高利贷,搞得草原一地鸡毛,从上到下,从王爷到普通的牧民,人人焦头烂额一屁股债,俺答汗是顺义王,土蛮汗是怀义王,这左右两翼大汗每年折腾那点钱,也仅仅够还债的,而且北虏人均文化偏低,晋商债主说多少就是多少,他们自己算不明白,账房先生那算盘一打,就让人抖三抖。

    本来,我凭本事借的钱,凭什么还!这北虏们是长在马背上的人,我还不起,我就不还了!

    但随着大明振武,大明皇帝这头一直猛揍,那头晋商们狐假虎威,狗仗人势,动不动就:待我天兵至,必告将军尔等罪行!

    大汗就只能逼着万户还,万户逼着千户还,千户逼着牧民还,而且不还钱的部落,晋商控制的边方贸易,就不卖给你这个部落,你这个部落只能去其他部落转手倒腾,这里外里就是倒两手,还不如还钱。

    整个草原被如此折腾,算是眉毛以下截肢了。

    而且最过分的是那些大同婆娘!

    大同婆娘是一个宣府、大同娼妓的统称,往往那些生了病的娼妓,才会随着商队到草原上赚最后一笔钱,这就等同于一个个生化母体,在草原上放毒,而且和大明冲突了两百年的北虏,那见过中原的花活,哪怕知道会有问题,也会去玩,这导致很多人染病,身体格外虚弱。

    土蛮汗在奏疏里历数晋党的罪行,王崇古丝毫不慌,晋党、晋商干这些生孩子没屁眼的事儿,陛下是一清二楚的,当初张四维死后,王崇古问过陛下是否继续这么做,因为三娘子也到朝廷告过状,控诉晋商的恶行。

    皇帝的回答是没有回答。

    陛下是万民之主,是亿万瞻仰,不明令禁止,就是允许,甚至暗中推动。

    这土蛮汗投降可不仅仅是军事威胁,还有经济和离心力逐渐增多,再加上俺答汗才是黄金家族第一个叛徒,他土蛮汗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朱翊钧摇头说道:“胡虏无百年之运,这种全族都围绕着一两个天才进行制度设计,最大问题就是根本没法体系化,生产高水平人才,提高生产力,腐化和衰败的速度是中原王朝难以想象的。”

    成吉思汗强不强?当然强,成吉思汗死后,拖雷、蒙哥很强,但不够强,所以都是一盘散沙了。

    土蛮汗之所以强调皮锅,是因为草原用的牛粪为燃料,是牛粪烧石头扔进皮锅里煮食物吃,而草原之所以不用陶瓷瓦罐,是因为他们常常迁徙,这些易碎品不便携带。

    朱翊钧擅长换位思考,这种思考方式,是天生贵人不具备的,比如朱翊镠就学不会这种思考方式。

    “土蛮汗在奏疏里还说了一件事,是这喇嘛庙附近的流民太多,导致这一场瘟疫,就死一多半,土蛮汗列举了草原的几个弊病希望朝廷能够在他入贡之后,解决这些事儿,当然看土蛮汗这意思,入京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