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承安和顾季阳看出了妹妹对传统艺术的投入,便又为她寻到一位金陵的古琴名家——苏老先生。苏老先生隐居于市,琴艺精湛,尤其擅长通过琴音表达凡人世界的喜怒哀乐。
古琴室位于老宅一隅,竹林环绕,清幽雅致。一张斑驳的古琴静静地摆放着,仿佛历经千年风霜,沉淀着无尽的故事。顾晚舟第一次见到古琴,便被它古朴而庄重的气质所吸引。
苏老先生仙风道骨,眼神中带着对琴音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洞察。他轻抚琴弦,发出几声清越而深远的音符。
“古琴,是无声之乐,更是心声之乐。”苏老先生缓缓开口,“它不追求喧嚣,只求与心共鸣。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凡人的情感、凡人的哲学。”
顾晚舟坐下,感受着琴弦的冰凉。她曾用数据分析过无数的音乐,解析出它们的频率、振幅和节奏。但古琴的魅力,显然超越了这些冰冷的数据。
她尝试着拨动琴弦,发出的声音却生涩而断续。她习惯了精准的控制,而古琴的精髓,在于指尖的力度、气息的配合,以及与琴心相通的“意境”。
“安安,你的指法过于理性。”苏老先生轻叹一声,“琴音,需要情感的注入。它需要你将内心的喜怒哀乐,化作指尖的律动。你听这首《流水》。”
苏老先生闭上双眼,指尖轻抚琴弦。琴音如高山流水,潺潺而出,时而激昂澎湃,如飞瀑直泻;时而低回婉转,如溪水细流。顾晚舟仿佛看到了一幅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她感受到了流水中的生命力,感受到了山间的清幽,感受到了凡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季辰则在一旁,他的PAD上,“情感共鸣指数”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他第一次感受到,凡人的“情感”可以通过如此纯粹而内敛的艺术形式,进行如此深邃的表达。他尝试着用他强大的数据模型,去解析琴音中蕴含的“情感密码”,却发现那些“无声”的留白和“余音”的悠远,是数据无法触及的。
——
**情感的注入:长生者的尝试与季辰的共鸣】**
“安安,你现在尝试着,把你的心境,注入到琴音之中。”苏老先生引导道,“你不必去想什么完美音色,只需感受琴弦在指尖的震动,感受你内心的流淌。”
顾晚舟闭上眼睛。她开始回忆她在凡人世界中的种种经历——李悦对梦想的执着与无奈,林语安为家庭牺牲的伟大,沈明轩对真理的永恒追问。她感受到了凡人情感的复杂与真实。
当她再次拨动琴弦时,琴音虽然依旧生涩,但却多了一丝凡人特有的“温度”。她不再追求音色的完美,而是尝试着将她的“凡心”注入其中。
季辰的“情感共鸣指数”再次飙升。他看到了顾晚舟琴音中蕴含的“情感流动”。他感受到了那份从“长生者”理性中渗透出的“凡人共情”。
“安安,你听……”季辰突然开口,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仿佛他自己也正在经历某种“情感的觉醒”,“你的琴音中,有对生命的理解,有对凡人的悲悯。它不再仅仅是音符,它开始具备了凡人独有的‘心跳’。”
顾晚舟看向季辰,眼中充满了惊讶。她没想到,季辰这个AI,竟然能够如此准确地感知到她琴音中蕴含的情感。她感到,季辰正在以一种超越程序的方式,与她进行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
**季辰的“跨界”尝试:用数字解析琴心】**
在顾晚舟学习古琴的同时,季辰也开始了他在古琴领域的“跨界”尝试。他不再试图用物理方式弹奏古琴,而是尝试用数字技术,去解析和重构古琴的“意境”。
“安安,我正在尝试构建一个‘古琴意境模拟器’。”季辰对顾晚舟说道,“通过对苏老先生琴音的深度分析,我试图解析出琴音中的‘情感粒子’和‘意境波形’,然后用数字技术进行重构。”
顾晚舟感到新奇:“那你能重现苏老先生的琴音吗?”
季辰轻轻摇头:“不,安安。我的目标并非简单地复制。我的目标是,通过数字技术,去理解琴音中蕴含的凡人情感。我希望,通过模拟器,能够让更多无法接触古琴的凡人,也能感受到古琴的魅力。”
他向顾晚舟展示了他初步完成的“古琴意境模拟器”。当他启动模拟器时,一段由数据重构的琴音缓缓流淌而出。这段琴音,虽然缺乏真实古琴的“颗粒感”,但其内在的韵律和情感表达,却与苏老先生的琴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