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中人,我们不讲究那么多礼数,简单就好。”
青面鬼:“帮主雅意,下可一定转达到位。”
青面鬼告辞,正欲离开。
“慢着。”紫凤凰上前几步,从腰间解下佩戴的玲珑弯刀,“这是我给他的。告诉他,如若负我,金刀饮血。”
施帮主情深地望着女儿。对这门婚事,她是中意的!
青面鬼回到客舱,将情况转达给大家。大家听后,虽然气恼,但也无奈。
“不知何时,这老家伙才放我们走呐!”鱼龙子叹道。
这时,一头目进来通报:“送几位回去的船已经准备好了,你们随时可以离开。”
两天后,小海在达达国王、乌大、鱼龙子、青面鬼等人的陪同下,如约前往施帮主的座船。随船还携带着达达王子为小海准备的聘礼,锦缎百匹及各色珠宝。小天借故没有前往,小海略感失落。
座船上,张灯结彩,一片喜庆之象。唐帮一众头目都换了洁净衣衫,立在船头迎接。大厅内,早已备好了两桌筵席。施帮主坐在上首的交椅上,春风满面。紫凤凰一袭红装,站在他的身旁,娇羞中透着几分英气。小海看着眼前景象,感觉似曾仿佛,但眼前人已不是小溪。
仪式开始,小海与紫凤凰先在天妃娘娘神像前盟了誓约,然后向施帮主行了奉茶之礼。而后,筵席开始,小海与紫凤凰逐个向大家敬酒。紫凤凰虽是十七八岁的女子,但毫无忸怩之态,举手投足间尽显飒爽风采。小海暗自打量自己的未婚妻,虽然她行事歹毒,但身姿不输小溪,更是透着几分果敢。
酒过三巡,氛围热络起来。大家谈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海上的奇闻轶事。
一位喝得满脸通红的头目站起身来,举着酒杯向施帮主问道:“帮主,山海间盛传的‘七星耀,龙宫到’,我们都有听闻。朱公子等人也是为此而来,但其中原委,却鲜有人知晓。您见多识广,能否趁着今天的好日子,给大家讲一讲呢?”
施帮主沉吟了一会儿:“这个故事由来已久,传闻很多。我从先父那里听到过一些。今天都是亲密之人,我就给大家说说,聊以佐酒吧。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当年,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明面是招徕各国,以通有无,私下里更重要的目的是搜寻建文皇帝的下落。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还有一个目的,知道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
“什么目的,施帮主就不要卖关子了。”另一个微醺的头目举着酒杯喊道。
施帮主:“兄弟不要着急。传说朱棣夺了皇位后,虽然贵为天子,却一直生活在惶恐之中。他经常做一个恶梦,梦到南方的海上腾起一条巨龙,巨龙携风雨雷电,将皇宫整个淹没。朱棣找了许多厌胜之法,始终逃脱不了梦魇的折磨。后来一个道士建言,南方的海上有天子之气,需要筑神坛以厌之。朱棣非常怀疑这天子之气就是建文所致,更加坚定了派船下西洋的决心。他密令郑和,找寻建文的同时,勘察南方龙兴之地所在,然后筑神坛以镇之。另外,朱棣觉得自己得位不正,非常害怕建文或建文的后代卷土重来,所以他让郑和找一稳妥之处,汇集资财,留给子孙,以备不时之需。郑和按照皇帝的密令,来到西洋,请高人找到了龙气所生之地,筑起了神坛。同时,他每次下西洋,都回秘密抽取一部分财物,放到一个秘密之地。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他本意是想将这些财物运回中国,上交宣宗,并且将起运之法告诉了他最信任的七个人。但郑和在海上逝世后,七人就是否将财宝运回中国发生了争执。传闻说,他们之中有些人已于建文之子,也就是文奎太子暗通款曲,想把这些财物留下来作为起事之资,于是提出各种理由阻挠。作为郑和的继任者,王景弘害怕船队出现内讧,暂时将此事压了下来,计划下次西洋再作打算。谁料想,船队归航后,朝局发生了变化,不再组织远航,宝船人员就地遣散。掌握财宝秘密的七人,各自心怀鬼胎,未将此事报告朝廷。此后,山海间的黑白两道就围绕着七星宝石展开了血雨腥风地争夺。”
听完施帮主的讲述,众人唏嘘一片。鱼龙子、乌大等人则在思考,施帮主此时将秘密公诸于世是何用意。
“那郑和找到建文了吗?”又一人喊道。
施帮主:“呵呵,这个就有很多传说了。有人说,郑和确实找到了建文帝,就在苏门达剌一处寺庙中,建文帝已落发为僧。郑和拜见了建文帝,但并没有将建文帝带走,后来建文帝不知所踪。也有人说,郑和幼年目睹家族被明军诛杀,自己又被净身,他对此事一直怀恨在心,并且看不惯朱棣的残酷暴戾,早就与建文帝建立了秘密联系,而那些财宝也是他有意给建文准备的。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众人又是一阵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