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双姝记 第60章 皂出新裁谋远略(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不过几日功夫,第一批批量制作的手工皂便已成型脱模。

    虽因初次大规模制作,外形尚且朴拙,不如后世机器出品那般规整,但用料扎实,加入了薄荷、艾草、茉莉等不同药材,气味清雅,洁面沐浴后的润泽感与清爽感,经由几位受邀试用的夫人小姐反馈,竟是远超寻常的皂荚与澡豆。

    林望舒便命人将这批手工皂仔细包装了,送至胭脂铺子,与南来的丝绸、绣品一同陈列售卖。

    这日,二舅柳禄去铺子里转了一圈,回来时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他径直寻到林望舒,开口便赞道:“望舒,你弄出的这个‘手工皂’,真是个好东西。我瞧着问询的人不少,虽因价钱比寻常皂角贵上许多,真正下手买的还不多,但那些家境富裕、讲究些的女眷,却都极有兴趣。”

    他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我寻思着,此次商队北上,可否带上一些?

    不拘多少,先当作样品。

    只是这物件与丝绸、药材不同,我有几件事需问清楚。”

    他神色认真起来,“此物可能存放多久?途中需注意些什么?怕潮怕晒否?与何种物事放在一处会损了效用?”

    林望舒见二舅思虑如此周详,心中暗赞,果然是个经验老到的行商。

    她仔细答道:“二舅所虑极是。此皂需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最忌受潮或暴晒,亦不可与气味浓烈之物混杂,否则易串味或软化。若保存得当,存放一年当无问题。”

    柳禄听得仔细,默默记下,随即从袖中取出一张清单递给林望舒:

    “这是我拟的,你看。

    此次北上,途经大小城镇十余个,风物人情、贫富程度皆有差异。

    我看,不同地方,这手工皂的售价也当有所不同。

    譬如在边镇,价格或可略低,以求打开销路;

    若到了繁盛些的府城,面对的是讲究的官眷富户,价格便可提上一提。

    此次我们不带太多现货,只作样品,主要目的是与沿途有实力的商铺谈谈,看他们是否愿意预订,我们能带多少订单回来,便是此行的额外收获。”

    林望舒接过清单,看着上面清晰列出的数量阶梯和不同地区的建议售价,不由得微微出神。

    她这位二舅,脑筋转得实在太快。

    这分明就是现代的区域差异化定价和订单式销售的雏形,竟被他无师自通地运用起来。

    这商业嗅觉和魄力,远非寻常商人能及。

    她压下心中的惊叹,顺着二舅的思路,又提出一事:

    “二舅此法甚妙。既如此,望舒还有一事相托。往后二舅行商路上,若方便,可否帮我留意收集两样东西?”

    “哦?但说无妨。”

    “一是沿途各地的一些精巧有趣的小玩艺,不必贵重,重在新奇巧思,是预备送给黛玉和承璋姐弟的,让他们也知晓天南海北的风物。”

    林望舒语气郑重了些,“二则是书籍,无论是经史子集、地方志异、游记杂谈,乃至医卜星相之书,只要是内容尚可的,都请二舅帮我留意收集,在成本可控之内,多多益善。我需多了解这世情百态,也为日后或许开个书铺,积攒些底子。”

    柳禄虽不解外甥女要这许多杂书何用,但见她神色认真,便一口应承下来:

    “这倒不难,沿途书肆、杂货摊常能淘换到些旧书,价钱也廉,包在我身上。”

    送走干劲满满的二舅,林望舒思及家中仆役教养之事,便唤了周嬷嬷过来细谈。

    她屏退左右,对周嬷嬷推心置腹道:

    “嬷嬷,如今家中事务渐多,青溪要帮着打理外面的铺子,日后怕是还要在北地置办新的产业,药铺、田庄皆在筹划之中。

    内宅管理,光靠嬷嬷一人,难免力有不逮。我预备从新采买的那几个小丫头里,好生培养两个出来,日后提拔做大丫鬟,协助嬷嬷管理内宅琐事。”

    周嬷嬷闻言,忙道:“奶奶思虑的是,老奴一定尽心教导她们规矩。”

    林望舒知她性子宽厚,便委婉道:

    “嬷嬷教导规矩自是再好不过。只是嬷嬷心善,于严厉约束上或有所欠缺。

    我想着,规矩礼数由嬷嬷来教,自是稳妥。

    但还需有人教导她们如何理事、如何察言观色、乃至初步的识字算账。

    这些,我另会找人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