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昆仑 一、风起苍西 16.我是一个兵(4/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随身携带的剑则是放进了玄珠空间之中,后来知道给发武器,便将长刀也放进了玄珠空间里。

    至于弓箭还是背着,因为选锋营不配弓弩,所以弓就得自带。

    当然你也可以不带,因为选锋营的战斗任务里几乎没有射击这一项,不过带了弓终究还是有好处的,比如必要时可以射猎等等。

    大夏朝廷和官府严禁民间私藏铠甲和弩器,所以自带的话就只能是弓而不可能是强弩了。

    现在江昊把弓箭背着,手里提着入鞘的长刀,浑身穿戴起来,倒是显得威风凛凛。

    身上这套重铠确实不轻,差不多有近百斤,不过对于江昊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不要说他九品巅峰的修为,就算是低阶武者也可以轻松披戴重铠。所以,江昊穿着重铠依然步履轻快,看得那游击大人不禁赞了一声:“这小子看来修为确实不低!”

    然后他朝向靳三爷道:“老靳啊,你说上面给咱们一个乡就下了一个屯的指标,好几百人啊,这不是为难我吗?”

    靳三爷笑道:“那主要还是于大人你能力太强嘛。”

    后来江昊才知道,之所以自己选了长刀就被分到了左队,乃是因为这次这个选锋营的前屯是照例有五个队,其中前队全都是刀牌手,本队和后队全都是长枪手,而左队和右队则都是长刀手。

    确实是没有弓弩手。

    虽然已经办完了手续,不过因为整个工作还没有完成,所以定在三天以后集结出发,所以暂时江昊还是跟着靳三爷回到了靳家村。

    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山村,风景如画,但村民却是过得很是清贫。

    所以,江昊坚决谢绝了靳三爷那三十银币的谢仪。

    在这里,靳三爷尽自己所知,给江昊讲述了军中的一切知识。

    按照靳三爷所述,大夏的部队建制大体上是五人一伍、五伍一卒、五卒一队、五队一屯、五屯一营,营以上为军,所辖营数不定。

    当然,这只是标准化的配置,在实际上多少都会有些出入。

    伍设伍长、卒设卒长、队设队长,这些都是军吏。再往上,屯设屯长、乃是九品武职、算是最低级的军官。屯之上为营,每营设立统领、为七品武职,设立副统领、为八品武职。营以上为军,每军设立都统领、最低为五品武职,设立副都统领、最低为六品武职。

    军是军队最高的常备建制,在正常情况下每个军编制的兵力大约在一两万人左右,不过边军中军的编制常常会超过这个数。

    而在边军之中,会按照需要设立都督,来统率多个军或者一个地域中的所有部队,都督是非常设职位,通常需要四品副将及以上武职才能担任。

    都督之下有可能设立副都督,由四品副将及以上武职担任。

    据说古时候在都督之上还有大都督来统率大军,不过本朝实行“以文驭武”的国策,因此不再有大都督的设立,而代之以由文官担任的节度使或者督师大臣。

    大夏朝实行军阶制度,武职官员皆有其军阶,从一品到九品为大将、上将、正将、副将、偏将、裨将、主尉、从尉、军候,再往下的军吏则有武郎、兵卫、军士等三级军阶,通常军士可以担任伍长,兵卫可以担任卒长,武郎可以担任队长。

    从军候往上属于军官,一般来说军候可以担任屯长,主尉可以担任统领,偏将可以担任都统领,副将以上可以担任都督。

    在尊奉“以文驭武”国策的大夏朝,都督基本上就是武官能够担任的最高实职了,而且还不是常设的。至于都督再往上,就都是由文官来统率军队了。

    文官统兵的方式很多,在北方边军方面,朝廷设立了苍凉路、延绥路、晋汾路、河北路、辽西路等五路节度府,任命三品以上的文职重臣担任节度使,负责节制各个战区的部队,所有总兵以下的武将皆归其统辖,有先斩后奏之权!

    而如果临时有较大的战事,则朝廷会任命文职高官担任督师大臣来指挥作战。

    比如,通常在国内有较大规模的民乱时,就常常会任命督师大臣来督率军队镇压叛乱。

    此外,各州都设立了兵马使,专管州内的地方卫戍部队,虽至少是三品武职,但却要受州牧节制管辖,同时又要接受枢机院的军令。

    再就是拱卫京城的禁卫军,设立了禁卫军都指挥使,可由文职的重臣或者二品上将以上武职的高级将领担任,其下有指挥使,则是由三品正将以上的武将担任,地位还要高于边军的都督。

    除此以外,还有负责守卫京城与皇宫的御林军、诸卫等,其指挥使也都是由武将担任,不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