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好好看看!”
他一脚踹在棺椁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这就是你的好儿子!这就是朕的好十一哥!他被你的好圣孙,被这个畜生!”
朱栢的手指向抖成一团的朱允炆,“吊在午门之上,受尽折磨,屈辱而死!”
“而你!大明朝的皇帝!你就眼睁睁地看着!”
“你告诉我,为什么?!”
朱栢一步步逼向朱元璋,那气势,要将眼前的这个老人彻底吞噬。
“就因为他为我求情?就因为他说了几句公道话?你就任由这个废物折磨他,羞辱他,杀死他?!”
“朱元璋!你还是个人吗?你的心,到底是不是肉长的?!”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你教我们的!你亲口教我们的!结果呢?你就是这么做的?!”
朱元璋被他逼得连连后退,脸色由白转青,由青转紫,他指着朱栢,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后悔了。
当他下令将朱椿吊在午门,想以此来要挟朱栢时,他从未想过,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他以为,朱栢会投鼠忌器,会退兵,会妥协。
他错了。
他错估了朱栢的疯狂,也错估了朱椿在朱栢心中的分量。
如今,看着那口黑色的棺椁,看着朱栢那双要吃人的眼睛,一种迟来的、彻骨的悔意,终于淹没了他。
朱栢没有再看他,而是缓缓走回丹陛,再一次,坐上了那张本不该属于他的龙椅。
他靠在椅背上,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用一种审判的目光,俯视着殿下的一切。
“今天,本王就在这奉天殿,就在我大明列祖列宗的牌位前,来一场三堂会审!”
他的声音,冰冷而庄严,回荡在死寂的大殿之中。
“审的,就是你,大明开国之君,洪武皇帝,朱元璋!”
“审的,就是你,大明皇太孙,朱允炆!”
“而你们,”
他的目光扫过底下跪着的满朝文武,“就是见证人!”
“父皇,这第一桩罪,朕刚才已经说了。”
朱栢的手,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纵容储君,残害手足,此为不慈!”
“你可认罪?!”
朱元璋的嘴唇翕动着,那张曾经号令天下、言出法随的嘴,此刻却发不出半点像样的声音。
浑浊的眼球里布满了血丝,死死地瞪着龙椅上那个逆子,身体因为极致的愤怒和屈辱而剧烈地颤抖。
他想咆哮,想怒骂,想大声呵斥这个乱臣贼子。
可喉咙里被灌满了滚烫的铁水,每一个字都烧灼着他的声带,最终只能挤出几声意义不明的“嗬……嗬……”
声,如同一个濒死的老狗。
“认罪”?
他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一手缔造大明江山,何罪之有?!
他这一生,杀的人比朱栢见过的都多,流的血能汇成江河。
他从未向任何人低过头,无论是蒙古人的铁骑,还是陈友谅的艨膟巨舰!
可现在,他却要向自己的亲生儿子认罪?
荒唐!
滑天下之大稽!
朱栢看着他这副模样,忽然笑了。
那笑声不大,却像无数根冰冷的钢针,刺入奉天殿内每一个人的耳膜。
“怎么?父皇,说不出话了?”
朱栢的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龙椅的扶手上,那姿态慵懒而又充满了侵略性,像一头正在审视自己猎物的猛兽。
“是觉得朕在冤枉你?还是觉得,你身为天子,就永远不会犯错?”
寂静。
死一寂静。
只有朱元璋粗重而痛苦的喘息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却激昂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乱臣贼子!安敢如此辱及陛下!”
人群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挣扎着站了起来,他身穿绯红色的朝服,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张显。
他平日里就以刚正不阿、不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