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沉闷的呼喝与刀刃破风声,众人皆沉浸于这全新的杀戮技艺中。
伐木清出的空地不大,裴谦见围观的人越聚越多便给围观的划定了观战范围让众人都坐下,然后点选了几个伍长什长分成两队进行对抗演练,“三人为伍,背靠而立!”他走入队列,亲自调整士卒的位置,“一人正面迎敌,二人左右策应!攻则同进,守则互援!要如一体,不可独进!”个人技艺之外,裴谦更重战阵合击。
他又示范五人小队如何穿插分割:“三人可为伍,五人亦可为伍,实战时需视战事变化而定不应拘泥,首尾相顾!如臂使指,攻守兼备!遇敌散则围之,遇敌众则断之!”
这种强调协同、掩护、高效杀戮的理念,宛如在这些惯于凭个人勇力厮杀的悍卒眼前,推开了一扇新窗。初时配合生疏,步伐凌乱,甚至偶有碰撞,但在裴谦不断的喝令与纠正下,他们很快便窥得门径,体会到这种战法在混战中的巨大优势。简单的号令与手势逐渐被熟悉,相互配合的士卒间开始滋生出一丝默契。
一套迥异于寻常军伍、更高效、更扁平、更适应机动野战的指挥体系渐成雏形。
命令得以更快传达,反应更为迅捷。这块本就是百炼精钢的材坯,正被裴谦投入急火,经历着剧烈而高效的锻打,以期在最短时间内,淬炼出足以摧折一切锋锐的寒芒。
暮色渐合,远望密林一片沉寂。魏骑都尉王楷谨慎的勒住战马停在距离密林边缘一箭之地以外的地方,目光锐利地扫视前方。派出的数波斥候回报:“禀都尉,林间发现敌军遗留的临时休整营地,步骑皆有,似是往东北而去,并非仓促而行,想必并未察觉我军,已派斥候尾随查探。”
王楷心下一喜,总算发现踪迹了,点了点头道:“加派人手扩大范围,自两翼缀上去查探,其余原地休整。”五十余骑绕开这片林地北上查探,王楷又谨慎的再后退百余步才约束余下部众就地休整,此时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因是轻装追击故此王楷部众并未携带过多辎重,未料想寻踪而来追了一天,若现在撤回大营不免前功尽弃,王楷思前想后有些不甘,或许下一刻斥候便有回报呢。
又等待了半个时辰王楷决定就地结营,只是在这毫无遮挡的冬季旷野夜晚扎营,即使温度没那么低这一宿风吹任谁也不是铁打的,王楷思忖了会儿,这周围与密林中皆未仔细查探不能冒然进去宿营,忽然,眼前一亮,遣人把那遗留的营地寨栅拆了拿回来用凑合一晚便是,想到此处不免还有些可随机应变的自鸣得意。
于是先向营地周遭派出五十余骑警戒,接着遣百余名步卒去林中废弃的营地拆除寨栅运回,还特意吩咐了注意防火。
眼看着星星点点的火把进入密林后不久便开始聚集,应该那营地离得不远,不久火把数量又多了不少,显然是众人准备干活又燃了一些照明,意外就在此刻发生了,隐隐约约的听着有人喊叫,紧接着呼嚎声、惨叫声隐约传来,那片光亮聚集的亮度逐渐增大了数倍,满地的枯叶被引燃连带着开始向周遭的树木蔓延。
王楷大惊失色,背后冷汗直冒,中伏了,荆州军忒狡诈,好在离得远,还有时间应对,王楷压下心中的惊惧,呼喝步卒整队列阵,阵中举火照明,他自约束着手中剩余的两百余轻骑与步卒分离准备寻找战机,并时刻关注着林中的战况,以有心算无备派去的士卒恐怕要折损不少,果不其然没多会儿便开始有溃卒逃出密林,喊叫着往列阵的步卒方向逃去。
影影绰绰的一时也分辨不出大致的数量,但王楷以及步卒阵中也有基层武吏警觉担心荆州军浑水摸鱼,纷纷高喊:“溃兵止步,冲阵者死!溃兵止步,冲阵者死!”,溃卒中有见机快的立时止步伏卧在地,有的往两侧散去,没有冲阵来送死的,后面有举着火把提着环首刀追出来的身影见机不妙转身又跑回林中,王楷注意到了这一幕,不用说这定是荆州军藏在林中的伏兵了,既然让自己贴上了就别想轻易逃脱,王楷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使之前用于警戒的轻骑会同附近斥候敌情的共凑了六十余骑散到林地周围监视敌情,使七百步卒缓步向前至弓弩范围准备引火矢烧林逼迫敌军献身接战,王楷则引军往林边驰去,他判断敌军应不会选择从正面攻击己方步卒,方才那群藏头露尾的伏兵扭头的方向是密林的另一侧,他先率兵把敌军兜住总不可轻易的放任敌军逃脱,这黑灯瞎火的跑散了可不好追,身旁的部下与主将心意相通,两百余轻骑纷纷催动战马绕着密林边缘追去,可笑的是敌军在林中逃窜时竟没有将火把熄掉,星星点点的火把有如长龙给王楷指明了方向。
看敌军的目的当是欲从远离己方步卒阵列的这一侧逃离密林,正如自己所料,一种了然于胸的感觉油然而生,王楷催动战马提速的同时也招呼着身边的两百余骑士加速跟上,这支轻骑也在不知不觉的远离步卒的阵列,突然,纵马飞驰中的王楷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