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361 柱国大将(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荆州,襄阳。

    桓温疑惑地说道:

    “柱国大将军?”

    郗超颔首道:

    “正是,朝廷为世子加授柱国称号。”

    说着,郗超解释道:

    “战国时,楚、赵皆置柱国,位在令尹、相国之下。”

    桓温微微颔首,感慨道:

    “此事,倒也难为了朝堂诸公,如今熙儿收取河东郡,需得加以封赏,可他又被老夫挡住了路,只能想些这种法子。”

    说罢,桓温就将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他转移话题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老夫本是要休养生息,奈何熙儿不肯消停。

    “昨夜,长安送来密信,熙儿声称要在明年春耕以后,由河套发兵,进攻代国,诱使苻坚北上。”

    郗超并不惊讶,他笑道:

    “如今梁盛而虞衰,盐池易手,更是加剧了这一情况,世子逼迫苻坚连年用兵,即使不能胜,只要不出现大败,虞国必然先被拖垮。”

    桓温摇头道:

    “他哪有这份耐心,依老夫对熙儿的了解,他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在漠南与苻坚决一雌雄。”

    郗超担忧道:

    “虽说是在漠南决战,可燕国势必不会坐视虞国灭亡。”

    桓温不以为意道:

    “慕容恪也不过如此,前番与我争夺洛阳失利,如今又从河东狼狈撤兵。

    “浪得虚名之辈,当年不过是以众凌寡,侥幸生擒了冉闵而已。”

    郗超闻言,不禁暗暗皱眉,慕容恪此人绝对不能小觑,他在生擒冉闵之前,就已经在与高句丽、宇文鲜卑、段部鲜卑、后赵等势力的战争中,闯下了偌大的威名。

    虽然慕容恪在与桓家的两次交手中,全都无功而返,但其麾下的军队都没有遭遇什么损失。

    洛阳争夺战中,慕容恪之所以退兵,是因为他耗不过桓温,桓温此前休养生息七八年,而燕国南征北战,一直在打仗,拼消耗,桓温是一点也不带虚的。

    不过,那一战之后,因为投入巨大,现如今桓温也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至于救援虞国一战,是因为虞国主将被擒,友军人心惶惶,彻底失去了斗志,慕容恪不得已只能选择退兵。

    当然,桓温也只是嘴上说说,不敢真的轻视慕容恪,毕竟无论是他,还是桓熙,其实都没有从慕容恪的身上占得便宜。

    幽州,蓟县。

    慕容恪此时已经班师回到了燕国的都城,慕容儁依然没有责怪他。

    明眼人都知道,河东战场的失利,是苟太后不懂军事,盲目催促前线大将用兵,这才导致李威失手被擒。

    如果真要论桓熙的首功之臣,苟太后绝对有一争之力。

    偏殿内,慕容恪向慕容儁提议道:

    “陛下,臣请明年春耕之后,再度发兵,决不能使桓熙在河东站稳脚跟。”

    慕容儁当然清楚其中道理,他点头答应道:

    “明年伊始,朕会下诏迁都邺城,亲率大军南下,届时,四弟便可放心大胆地用兵,无需再为兵力不足,或是粮草不济而担忧。”

    慕容儁打着迁都的幌子,率军南下,也意味着燕国有能力可以举倾国之众,与桓熙再度争夺河东郡。

    此前由于是在救援虞国,就算打退了桓熙,河东郡还得是苻坚的。

    可要是能够从桓熙的手中将河东郡抢夺过来,慕容儁吞下肚子里的肉,自然不会吐出来再还给虞国。

    虽然坐拥富庶的河北地区,但慕容儁同样为河东郡的盐池而心动。

    慕容恪闻言,大喜过望,不仅是自己终于能够全力以赴,更源于二哥对他的支持,慕容儁并没有因为此前两次徒劳无功,而对慕容恪失去信任。

    他太了解自己这位四弟的才能,如果换作是除了慕容恪、慕容垂之外的任何人领兵,只怕很难从河东战场全身而退。

    相较于慕容恪,慕容儁并不喜欢,甚至内心暗暗厌恶五弟慕容垂,因此,真要主动进攻河东郡,只能是由慕容恪领兵,或者说让慕容儁御驾亲征。

    至于慕容儁决定在明年开春时,迁都邺城,这本就是他早已制定好的计划,而非临时起意。

    燕国此前以蓟县为都城,虽然安全,但是位置偏远,不利于用兵,对于一个进取的新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