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335 出兵代国(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权翼一路上心绪不宁,唯恐桓熙有所闪失,这并非只是为了表忠,二人的羁绊,恐怕也仅次于桓熙与王猛之间的情谊。

    如今见到桓熙遇到桓熙全须全尾的退了回来,权翼喜不自禁,他动容地呼唤道:

    “梁公.”

    才开口,却被桓熙打断了吟唱:

    “子良,关心的话等回营再说也不迟。”

    权翼只好将已经溜到嘴边的话语,又重新咽回了肚子里。

    桓熙转头看向朱序,冲他微笑着点点头:

    “辛苦了。”

    朱序闻言,只觉得这一路上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末将只恨来得迟了。”

    桓熙拍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朱序身后的三万河西鲜卑,突然仰天大笑。

    众人无不惊异,还是权翼代替他们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梁公何故发笑?”

    桓熙脸上的笑容不减:

    “此番出营,徒劳无功,甚至一度陷于危险之中,我原本还有些沮丧,可如今见到次伦(朱序)带来的河西将士,这才醒悟过来。

    “两军相持日久,今日次伦来援,逼得慕容恪不得不出招,我虽无功而返,但是慕容恪也只能坐视我获得增援,如此看来,于我而言,此战便已经是胜利了。”

    这倒不是桓熙在发挥精神胜利法,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慕容恪费尽心思,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要在桓熙与朱序的援兵汇合之前,一举奠定胜势。

    这一战,桓熙虽然稍显被动,可慕容恪并没有讨得什么便宜,劫营不成,也未能重创梁军,此时桓熙又与朱序成功会师,毫无疑问,慕容恪在大局上输得彻底。

    桓熙得到朱序的增援,便能在河东暂时站稳脚跟,不会在兵力上陷入极端的劣势。

    待王猛增发的援兵陆续抵达,桓熙继续坚守营垒。

    慕容恪等同于是在经历第二次洛阳争夺战,双方比拼的将不再是将帅们的指挥,以及将士们的英勇顽强,而是国力的高低,白刃战也将转变为消耗战。

    只不过消耗的不是双方的有生力量,而是梁、虞两国的战略储备物资。

    由于战场是在河东郡,虞国无法组织人手开采盐池,财政必然入不敷出,苻氏如何能够耗得起。

    众人听他解释,尽皆恍然大笑,这确实是一件值得让人高兴的事情。

    桓熙拍拍手,道:

    “诸位,回营再去庆祝也不迟。”

    说罢,便领着将士们再度上路。

    桓熙之所以要说这番话,其实也是为了提振士气。

    这一次说到底,其实还是徒劳无功,过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形象被打破,桓熙不知道这会对将士们的士气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因此,他必须与众人分析清楚,告诉大家,胜利的天平已经转向本方。

    目前看来,效果好像还不错,在河西鲜卑来援之后,梁军将士对桓熙能否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充满了信心。

    桓熙回到营寨,才算落袋为安。

    石越提前得到哨骑通禀,已经在营中为将士们准备了饭食。

    丑时之始(凌晨一点)出营,直至正午方归,将士们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

    桓熙却只觉得疲惫,他紧绷的神经在入营后,已经松懈下来,现在只想好好睡上一觉。

    正在桓熙呼呼大睡的时候,被谢艾、邓遐一路礼送出境的苻坚也终于走出了河套。

    奉命镇守雁门关的将领带着守军走出关城接应苻坚。

    谢艾与邓遐远远望见,就此止步。

    “送了苻坚数百里,也该回去了。”

    谢艾说道。

    邓遐却在那摇头叹息:

    “就这么放跑了他,实在有些不甘心。”

    谢艾笑着道:

    “过犹不及,岂能王事皆求顺心如意,如今你我击退虞军,护住了河套的安宁,已经可以说是不负梁公的重托。”

    邓遐点点头:

    “罢了,这次就算是便宜了苻坚,他若再敢犯境,我必让他有来无回。”

    谢艾并不怀疑邓遐的这份决心,他问道:

    “应远(邓遐字),大梁与苻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