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326 深夜出营(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正如慕容恪所预料的那样,以桓熙谨慎多疑的性子,他只会相信自己抽丝剥茧后所得到的答案。

    如今燕营、虞营连续两天晚上闹出动静,落在桓熙眼里,不过是慕容恪为了让自己麻痹大意,来为他在某一夜悄摸出营,绕至后方伏击朱序而打掩护罢了。

    而桓熙此前的应对之策便是尽遣哨骑出营,搜寻敌军的踪迹。

    如果当真什么也不做,岂不是明摆着告诉慕容恪自己一点都不在乎援兵的安全。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八月十四,一轮圆月挂在天边,明亮而皎洁。

    此时,朱序距离梁军大营不过一天的路程,明日黄昏之前,即可赶来与桓熙汇合。

    这一点,桓熙清楚,慕容恪也同样知道。

    倘若慕容恪想要伏击朱序,今夜就必须出营。

    如果桓熙想要打一场反伏击,今夜同样不能留在营中。

    等到天色大亮,没有了夜色的掩护,他们的行动不可能瞒得过对方的斥候。

    此时夜色已深,桓熙没有半点睡意,他早在白天的时候就已经养足了精神。

    “梁公!”

    权翼喜上眉梢:

    “暗哨来报,敌军由北侧远远绕过了我军营寨,正向西而行。”

    桓熙终于等来了他想要的消息:

    “有多少人马?”

    权翼如实道:

    “斥候不敢太过靠近,如今天黑,也看不真切,不过观其规模,只怕不下数万步骑。”

    桓熙闻言,得意的笑道: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慕容恪终于按捺不住了,也对,朱序明日即可抵达,他再不行动可就迟了。”

    说着,桓熙看向权翼,吩咐道:

    “即刻传令军中骑将,命他们督率兵马,于丑时之始(凌晨一点)在校场集结。”

    权翼领命,匆匆离开。

    桓熙走出帅帐,看着满天星月,自语道:

    “明日便是阿满的生辰。”

    桓熙当然没有忘记嫡长子的生日,他至今还记得嫡长子诞生时的喜悦。

    “虽然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但是,我将用一场大胜来为他庆生!”

    就在桓熙踌躇满志的时候,三十里外,在桓熙的预想中,本应该率军西行的慕容恪,此时却仍留在了燕军营寨。

    实际上,权翼得到的消息并没有问题。

    确实有一支军队正小心翼翼的远远绕过了梁军营寨,佯装前去伏击朱序,只不过领兵的主帅并非慕容恪,而是李威。

    李威此行的目的只是要让桓熙确信慕容恪已经出营。

    因此,李威在绕过梁军营寨后,也不会走得太远,更不敢原路返回,免得撞见梁军斥候,而是转道向北,暂时向着闻喜县的方向进发。

    时间来到后半夜,正是桓熙所定下的丑时之始。

    合计一万五千名骑士牵着他们的战马,沉默无声的站在校场内。

    人衔枚,马束口,就连马蹄都用厚厚的布料包裹了起来。

    桓熙的目光扫过台下的一众骑士,朗声道:

    “是时候了!众将士!熄灭火把!随我牵马出营!”

    随着桓熙一声令下,梁军营门缓缓打开,一万五千名骑卒簇拥着他鱼贯而出,先是向西而行,作势是要追赶此前绕过梁营的敌军,实则又绕了远路,向着联军的营寨进发。

    借着夜色的掩护朝燕军大营进发。

    “驾!驾!驾!”

    燕军斥候不顾一切的挥舞着手中的马鞭,毫不爱惜的催动坐骑在夜晚疾驰。

    从他看到梁军骑卒出营西行,到他回到燕军大营,大约三十里的路程,只用了半个多时辰。

    远远望见营门,斥候大声喝道:

    “快开营门!我有重要军情需要通禀面陈太原王!”

    看守营门的燕军认得这名斥候,见他这般着急的模样,于是给开了一条小缝,只容一人一马通行。

    慕容恪此时尚未休息,与桓熙一样,他也将八月十五的凌晨视为发动进攻的日子。

    这不仅是朱序赶赴前线的最后一个夜晚,在慕容恪看来,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梁军将士可能因为思念家人而分心,在夜间警戒时出现疏漏。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