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287 再会郗超(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司马兴男看着疲惫不堪的三人,不住的说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连日来的舟车劳顿,桓熙自是憔悴不已,而桓济更是险些丢掉了半条性命。

    他因为常年服用五石散,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皮肤敏感脆弱,连新衣服都穿不得,如今在马车上颠簸了这些时日,可想而知这一路上究竟受了多大的罪。

    来不及闲谈,司马兴男立即领着三人回到楚公府。

    桓熙见到桓温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桓温如今苍老得厉害,鬓间的白发尽数冒了出来。

    他记得不错的话,桓温如今也才四十五岁。

    “父亲。”

    桓熙轻声唤道。

    灵堂内,桓温抬起头,看向桓熙与他身后的桓济、桓虔,点点头,嘶哑着声音道:

    “快去给你们祖母磕头。”

    桓熙三人于是行至棺前,流泪叩首,哭得一个比一个伤心。

    眼泪都还没有擦干,就有人上前搀扶着他们离开,前去更换孝服。

    当夜,由桓熙陪着桓温在灵堂守夜。

    正当桓熙不知道这漫漫长夜如何度过的时候,桓温突然道:

    “熙儿,你能来,我很欣慰。”

    别以为桓温身处襄阳,就不知道河东如今的情况。

    在苻坚篡位以后,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桓熙才会急于出兵征讨。

    为此,桓熙从去年初冬就已经在做战争准备了,所以,他能放弃这次机会,不惜让前期准备付诸东流,也得南下奔丧,正是桓温欣慰的原因。

    桓熙正色道:

    “没有祖母,哪来的父亲,没有父亲,又怎会有我。

    “孩儿不孝,忙于公事,不能在祖母膝下承欢尽孝,如今祖母不幸病故,孩儿又怎能不来送最后一程。”

    桓温摇头道:

    “母亲一直记挂着你,当年伐蜀以后,我将你独自留在成都,还被她老人家责骂了几句。

    “后来你出镇梁州,举兵北伐,她既是为你担心,可一听到前线的捷报,又会在屋里高兴得手舞足蹈。”

    说着,桓温看向了不远处的棺椁,眼睛里满是温柔。

    桓温的这番话,桓熙自然是信的,他是家中的嫡长孙,老人嘛,要么疼爱年纪最大的,要么疼爱年纪最小的。

    桓熙请求道:

    “父亲,能与我多说些祖母的事吗?”

    桓温闻言,疲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当夜,他不厌其烦的与桓熙说起了自己记忆中的孔宪。

    可是说到最后,却将自己说得泪流满面。

    经过这一夜,桓熙明显能够感觉到自己与父亲的距离又重新拉近了一些。

    清晨,天还未亮,司马兴男就来到了灵堂,她倒不是担心桓温,而是记挂着儿子。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儿子都要比丈夫重要。

    在灵堂里,司马兴男不好多说什么,可是将桓熙领到住处后,她就忍不住数落起来:

    “你来的路上就不曾休息好,昨夜我让你回房,伱非不听.”

    司马兴男好似有说不尽的数落话,桓熙全无不耐烦的感觉,只是耐心的听着。

    “罢了,罢了,不说了,你先好生歇息,不用急着起床。”

    说罢,司马兴男转身正要离开,却听桓熙在身后道:

    “母亲,等我攻取了河东,自会奏请除国,为父亲请封王爵,母亲便是王妃,孩儿带着妻子儿女,与母亲在洛阳团聚。”

    司马兴男闻言一怔,只丢下一句:

    “这种事情,你们父子自己做主,无需与我一个妇人商议。”

    但离开时的脚步,也确实欢快了许多。

    她倒不是为了所谓的王妃之位而动心,毕竟建康城里的那些王妃见着了司马兴男,哪個不得是毕恭毕敬,这位可既是南康大长公主,又是楚公之妻,梁公之母。

    司马兴男高兴的是桓熙能有这片心,对她来说,这比什么都重要。

    等司马兴男走后,桓熙也终于支撑不住困意从,沉沉睡去,待他再度醒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郗超在院外等候良久。

    “景兴,怎地没有进屋将我唤醒,何必在外边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