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225 手足相残(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青州下辖齐郡、乐安、东莱、济南、城阳、长广等六郡,共计三十六县,西晋建国时,治于齐郡临淄县。

    永嘉年间,时任青州刺史的曹嶷修筑广固城,将治所由临淄迁至广固(今山东青州益都)。

    后赵末年,段部鲜卑在段龛的带领下,由其故都辽西令支南迁,趁着冉魏与石赵的战乱,占据了青州,段龛在广固城自立为齐王,后又接受东晋册封,拜为齐公。

    只是对内,段龛依旧以齐王自称。

    青州,广固城。

    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众人心头,早在慕容恪出兵之前,慕容儁就已经颁布了南征诏书,扬言讨伐段龛。

    段龛之弟段罴对此忧心忡忡。

    齐国内部对于段龛招来燕国军队,多有怨言,认为慕容儁在河北当他的皇帝,与段龛又有什么关系,何苦非得写信指责,结怨于大国。

    燕国虎踞河北,占据幽、冀、平三州之地,相较于齐国来说,着实称得上是大国。

    段罴却清楚,兄长也有自己的考量。

    燕、齐仅一河之隔,青州毗邻河北腹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哪怕齐国卑躬屈膝,侍奉上国,慕容儁还是能够找到借口伐齐。

    而东晋同样有染指青州的野心,否则当初殷浩也不会趁着燕国新灭冉魏,休养生息的时候,大举北伐,目标直指段部鲜卑。

    当年段部鲜卑的辽西公国,可就是在慕容鲜卑与后赵的夹击之中而灭亡,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齐国无论如何不能在重蹈覆辙。

    因此,段龛指责慕容儁称帝,又何尝不是在向晋室表明自己的态度。

    毕竟晋室纵有野心,但在殷浩失败后,暂时无力图谋青州,段龛可以借此修复关系,而燕国虎视眈眈,段龛再怎么示好,那也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看,人家铁了心就是要侵吞你的领地。

    当然,事情的发展与段龛的预想有所出入,谁也不曾料想,东晋居然与姚襄置换了部分领地,用兖州换取了淮南北部地区。

    自此以后,青州的南、西两面皆为姚襄势力。

    姚襄名义上臣服于东晋,也不能说青州与东晋并不接壤。

    眼见大战一触即发,段氏这时候再向燕国请罪,为时已晚,段罴向其兄段龛进言道:

    “燕军进犯,必以慕容恪为统帅,慕容恪善于用兵,如今仰仗兵势之众,若不能据黄河之险,任其渡河,一旦慕容恪兵临广固城下,我等必为其阶下囚也!

    “依臣弟的愚见,不如让我统率精锐沿河设防,兄长固守城池,若我侥幸得胜,兄长即可亲率大军赶赴前线,定有大功!

    “如若不胜,不如及早投降,兄长亦不失封侯之位。”

    段龛并没有急于表态,只是让段罴暂且回去,而后又将心腹谋臣,右长史袁范唤了过来,将段罴的提议说与袁范,询问他的意见。

    袁范当即反对道:

    “大王!不可!

    “黄河绝非天险,若是沿河布防,非但不能阻击燕军,反倒使我军分散兵力。

    “本就敌众我寡,岂能再度分兵。”

    说着,袁范压低了声音道:

    “况且,段罴声称,不胜则降,不失封侯之位,可见他并没有为大王抵御燕人的决心。

    “一旦遇到些许挫折,段罴必然在前线率军降燕,燕国的侯位,段罴可自取,至于大王,只怕难以保全。”

    段龛闻言,额角青筋暴起:

    “他怎敢如此!”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袁范敢于在兄弟之间搬弄是非,自然是因为段龛原本就对段罴心生忌惮。

    当然,袁范与段罴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和睦,否则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段罴上眼药水。

    袁范见段龛动怒,心知火候已经到了,并没有继续火上添油。

    诚然,历史上并不缺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例子,但更多的,还是哪怕外敌入侵,依然在埋头内斗,袁范就是这样的人。

    当天,段龛听从袁范的建议,不往边境增兵,反而是向广固城集结重兵,准备放慕容恪长驱直入,寻找机会与之在本土决一死战。

    正如慕容恪所预料的那般,段龛并没有选择向姚襄求援。

    姚襄伏击殷浩,固然收获了丰厚的战果,同样也丢失了自己的信义。

    哪怕殷浩与姚襄之间,是殷浩有错在先,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