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202 会战鸿池(三)(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不是经不起挫折,他曾以优势兵力面对与冉闵的疲惫之师,十战十败,却依然不曾击垮慕容恪对于胜利的信心,最终一战生擒冉闵。

    但今时不同往日,慕容恪、慕容垂原本计划诈败诱敌,但这一次试探,是真的败了,完全没有演戏的成分,偏偏敌军岿然不动,这也绝了慕容恪诈败诱敌的心思。

    哪怕陌刀军必须依托步兵方阵,在刀盾兵、长枪兵的配合下,与燕军骑兵作战,同样具备重步兵们固有的通弊,也就是机动性不足。

    可如果王猛不肯发起进攻,只是结阵固守,至少在目前来说,慕容恪面对梁军的重步兵方阵毫无办法。

    偏偏在这一战中,楚、梁联军就是可以放弃进攻,立足防守。

    悉罗腾恼道:

    “只恨我军具装甲骑尚在河北,否则,定能击破敌阵!”

    燕国拥有一支数千人的具装甲骑,但并未跟随慕容恪南下。

    具装甲骑能否冲破梁军的重步兵方阵,犹未可知。

    慕容恪沉声道:

    “鸣金!收兵!”

    清脆响亮的铜锣声传遍战场,燕军悻悻而去。

    楚梁联军则爆发出了响彻天际的欢呼声。

    慕容恪看着桓温、王猛并未追来,而是同样引兵退出战场,心情更加沉重。

    回到大营,慕容恪立即召集众将会议。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问道:

    “桓温抱定主意,坚守不攻,诸位可有计策破敌?”

    慕容垂陷入沉思,其余人则面面相觑,都是无计可施的模样。

    唯有左长史申胤沉吟道:

    “能否攻其必救,迫使桓温出兵。”

    慕容恪闻言摇头,无论是燕军,还是桓温,都是在客场作战。

    哪怕慕容恪分兵进攻伊阙关,也不可能断绝桓温的退路与粮道,毕竟东南方向还有襄城、颍川二郡,足以使他进退自如。

    双方兵力相差不大,一旦燕军分兵,正面战场也将陷入劣势。

    如果选择避而不战,等同于给桓温放开了北上的道路,桓温大可占据河桥,反过来切断燕军的归路。

    慕容恪注视着桌案上的舆图,目光落在了高王城与蒲坂之上,对众人道:

    “为今之计,只能等待苻健的消息,他若是能够打开进攻关中的道路,王猛必定急而回援。

    “只留下桓温的楚军,倒是容易对付。”

    申胤疑惑道:

    “我听说苻健因苻雄之死而意志消沉,只怕难以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慕容恪摇头道:

    “如今桓熙在河西会盟诸部,桓温又在攻取洛阳,如果苻健不思进取,无异于坐以待毙。

    “苻健此人素有雄心壮志,哪怕为了苻雄之死而悲痛,也绝不会因此荒废大事!”

    慕容恪的判断并没有错,苻健并没有坐以待毙。

    只是苻健在高王城下受挫之后,已经绝了进攻关中的心思,如今正领着虞国的精锐,尽数杀去了代国。

    也不怪慕容恪没有预料到苻健进攻代国一事。

    因为代国的实力并不弱,在没有发生内乱的情况下,苻健冒然进攻,胜负实在难以预料。

    即使付出惨重的代价,打败了代国,一时半会难以恢复元气,又怎么去面对桓熙的进攻。

    如果进攻不利,则有可能陷入桓熙、桓温、拓跋鲜卑的三面围攻。

    慕容恪并不知道拓跋寔君与拓跋斤弑君夺权,自然也只以为苻健刻意放出假消息,是为了蒙蔽留守关中之人。

    其目的,终究还是要进攻关西。

    慕容恪迫于无奈,只能寄希望于在过去一直专注给桓熙拖后腿的苻健,这一次能够全力以赴,迫使王猛回援。

    与此同时,桓温的帅帐中,却是一片欢欣鼓舞的景象。

    今日这场会战,虽然声势浩大,双方在鸿池陂足足聚集了十七万步骑。

    但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千余人而已。

    十足的雷声大,雨点小。

    真正让联军将帅们为之高兴的是燕军面对专注防守的联军,实在束手无策。

    帅帐中,梁国大将邓羌笑道:

    “胡人见利则起,无利则止,楚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