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170 前燕出兵(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慕容儁深以为然,询问道:

    “如此,是否应该出兵占据野王?”

    慕容恪摇头道:

    “吕护新近归附,并没有叛逆之举,若是无故讨伐,只恐人人自危。

    “陛下不如以吕护为先锋,命他进驻洛阳,使其让出野王。

    “他若不听号令,微臣正好引兵南下,将其讨灭!”

    周成虽然占据许洛之地,但他担心桓熙、苻健的威胁,因此只派了五百将士象征性的占领洛阳城,一旦燕国来援,周成自然愿意放弃洛阳,毕竟他的根基一直在颍川郡。

    而桓温一旦夺取洛阳,自当用心经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势必要把周成逐出许昌。

    慕容儁并没有明说要以何人为将,但今日将慕容恪唤来商议,主帅人选,自然是非慕容恪莫属。

    盛名之下无虚士,当然,殷浩除外。

    虽然桓温近些年的名头被其子桓熙盖过,但慕容儁也不敢小看他。

    狮子搏兔,亦尽全力,又何况此战事关重要。

    慕容儁赞同道:

    “就依太原王之请。”

    说着,慕容儁又问道:

    “此战,太原王要征调多少将士?”

    慕容恪沉吟一番,说道:

    “还请陛下许我十万步骑!”

    慕容儁大惊,他疑惑道:

    “只不过是救援周成,有数万人马从旁牵制,使桓温不敢全力攻城即可。

    “时日一久,必能解许、洛之围,何以需要十万步骑!”

    慕容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战不仅是要救周成,也得让中原各方诸侯见识我大燕的兵强马壮。

    “况且,河东细作来报,凉州发生叛乱,桓熙正往河西平叛,苻氏也正准备出兵攻打关中。

    “桓温北伐,孤木难支,正是千载良机,陛下难道只是想要解除许洛之围?”

    慕容儁笑道:

    “朕自然是希望太原王能像当初生擒冉闵一般,将桓温送来蓟城与朕相见。

    “十万步骑,朕许了,只是太原王无需心怀压力,以为非得大破桓温,才算不辱使命。

    “朕这就为太原王召集十万步骑,你率兵南下,先在邺城静观局势,如果吕护抗旨不遵,无需等待朕的旨意,太原王自可出兵讨伐。”

    慕容儁不认为桓温能是自己四弟的对手,但也担心慕容恪背负太多的压力,因而急功近利,落入了桓温的圈套。

    慕容恪闻言,心中很是感动,一直以来,二哥都给了他全部的信任。

    原时空中,慕容儁在临死前,甚至想要将皇位传给慕容恪,认为只有他才能担负起重任。

    当然,说这话时,究竟有没有暗藏刀斧手,并没有人知晓,毕竟慕容恪当时坚决推辞,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二人商议过出兵的细节,周邝又被慕容儁唤了过去。

    慕容儁让他带去燕国给周成的册封,即洛州刺史、颍川郡公,又让周邝通知周成,自己会先派吕护前往洛阳协防,再以太原王慕容恪领二十万大军南下。

    周邝清楚,所谓二十万大军不过是在虚张声势,但既然敢这么吹嘘,六七万人总该是有的。

    他大喜过望,连连拜谢,随即带着告身、印玺告辞。

    实际上,当桓温准备北伐的时候,其余归附晋室的中原诸侯同样恐惧,毕竟谁也不愿意寄人篱下,过着仰人鼻息的生活。

    此外,还有一人不能自安,正是姚襄。

    一旦让桓温占据了中原,姚襄在徐州的基业必将受其威胁。

    思索片刻,姚襄决定彻底与东晋和解,在秋收之后,退出淮南东部,回师淮北,以取信于晋室。

    当然,姚襄决定退出淮南,既是为了全力经营徐州,也是希望东晋朝廷不被过分削弱。

    正如周邝所言,一旦桓温彻底控制了晋室,谢尚、荀羡等人听命于桓温,姚襄即使占领了部分淮南地区,也等同于身陷死地。

    倒不如将淮南还给东晋,司马氏如果能够坐拥江东、淮南,便有能力与底气抗拒桓温的掌控。

    而自己也能与东晋重新修复关系,在面对桓温的威胁下,双方真正能够做到握手言和,相互信任。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