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建康。
她在建康城里尽情与人炫耀儿子的能耐,偏偏朝廷还得护着她的安全,一旦司马兴男在建康遇刺,必将给到桓温出兵江东的借口。
若是换了一个心肠狠辣些的权臣,说不定就为了这个借口,自己下手谋害妻子。
毕竟以现在的局面来说,只要控制了朝廷,桓温就能准备称帝了。
但桓温终究是司马兴男的老奴,哪怕平日里时常偷偷感慨自己贵为一方诸侯,却不得自由,可真要有人敢向他提这个建议,只怕也是在自找死路。
如果不是夫妻感情深厚,对妻子曾经的帮助心怀感恩,以桓温的地位,又何必惧怕她。
桓熙是司马兴男的儿子,莫非他桓温就不是桓熙的父亲。
况且,这种事情如果让桓熙察觉了真相,保不准会父子反目。
因此,对于司马兴男来说,往来于江陵、建康,是绝对安全的,没有半点危险,否则桓温又怎么放心让她离开。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二月二十一日,邓羌还在渭北沙苑行军,而桓熙已经来到了长安城外。
张玉儿走下马车,看着眼前的西汉故都,心中不由感到了紧张。
虽然在途中的时候,李媛不止一次的告诉过她,桓熙的妻子谢道韫并非妒妇、悍妇,但张玉儿还是有些担心。
古代,男主外,女主内,侧室若是被嫡妻厌恶,日子当然难熬,少不得要给人立规矩。
谢道韫如今身怀二胎,临近预产期,自然不会出城相迎,而韩嫣同样有孕在身,行动不便,不曾前来。
桓熙在前方与迎候的官吏们交谈,张玉儿看向一旁李媛正紧张的扭着手帕,问道:
“姐姐这是何故?”
李媛闻言,放松了神情,冲她笑道:
“等你将来做了母亲,就能知道我今日的焦急。”
她与女儿洛娘分别数月,心里实在思念得很。
张玉儿心情沮丧下来,做母亲?她看着前方的桓熙,心道:只怕还要再等上几年。
桓熙与王猛等人并没有交谈太久,他如今急着回去与妻妾儿女相见。
寒暄过后,桓熙与王猛同坐一车,这也是多年来的习惯了,王猛会趁着前往未央宫的空隙,为桓熙做一些重要工作的汇报。
众所周知,桓熙但凡远征归来,总要给自己放上几天假,除非是军国大事,否则他一概不会理会。
车厢内,王猛提起对守卫高王将士的赏赐,桓熙沉吟片刻,说道:
“依照过往的规矩,但凡参与守城的将士,赏布一匹作为苦劳,也包括世坚(沈劲)的部曲,杀敌一人再赐布一匹,至于响应征召的州郡兵,则免除他们今年的徭役,无需另作赏赐。”
毕竟邓羌麾下那两万州郡兵只是从长安往蒲坂走了一趟,桓熙免除他们今年的徭役即可,无需另作赏赐。
当然,这些州郡兵被抽调,也不会影响他们家里的收成。
即使家中没有耕牛、曲辕犁,当地官府也会为他们的家人调派,仅仅依靠妻子、儿女,也能将地耕完。
其实,桓熙赏赐战兵布匹作为苦劳,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毕竟打了胜仗,一般都是要遍赏三军,他只不过是将所谓遍赏,定性为了赏赐苦劳。
当然,伐凉将士的苦劳更重,所以得布更多。
顶着风雪走上两千里路,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王猛对于桓熙的安排并没有异议,他向桓熙请示,今天就向河东郡运去一万匹布。
桓熙欣然同意。
同时,桓熙又与王猛提起了往民间贩卖被淘汰的军马一事,这件事情自然得要交给王猛主持。
王猛一口应下,不用怀疑王猛对于往民间贩卖劣质军马的积极性。
桓熙是个甩手掌柜,关陇的各方各面,都需要王猛来操心,其中也包括了财政问题。
贩卖军马能够补贴财政收入,也能减少喂养这些军马的支出,王猛对此当然积极。
虽然两万匹被淘汰的军马商贩们不一定能够吞下,但也注定会有百姓愿意购马,让家中子弟习练骑术,以期将来能在战场上搏取功名富贵。
与江南鄙夷武夫的不同,关陇地区的自古以来就有尚武的风气。
这也是桓熙为何不与桓温交易,而是要在民间贩马的第三个原因,毕竟除了补贴财政、促进商品流通,也能够培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