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143 征讨张祚(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妇女无颜色。”

    匈奴人所伤感的,并非是失去了祁连山与焉支山,而是他们不得不离开位于祁连山与焉支山之间的大草滩。

    众人闻言,也都看向了谢艾。

    能够跟随在桓熙身的,都得是亲信将佐。

    大家都是外地人,这种问题,当然是要谢艾这个本地人来回答。

    谢艾出生在凉州敦煌郡,自小离家闯荡,由敦煌往武威,自然要经过大草滩,他介绍道:

    “汉阳大草滩地域广阔,水草丰美,足以繁衍上百万头牲畜。”

    众将闻言,无不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往河套平原走了一趟,也才带回来数万头牲畜。

    当然,谢艾说的是足以繁衍,并不等于汉阳大草滩上就真的有这么多的牲畜。

    但桓熙同样为之神往,毕竟只要能够夺取凉州,在河西走廊的各大草场设置牧场,必能使得六畜兴旺。

    将来出塞作战,无需调运粮草,可以直接学习游牧民族,从河西调来牲畜,驱赶着随军作战。

    桓熙在黄羊川并未停留太久,随即率军越过古浪水,直逼仓松县城。

    此前,得知桓熙北上,张祚分出三千将士,由部将易揣统率,前往仓松县驻守。

    桓熙兵临城下,并没有急于攻城,他在城外扎营,与诸将在帅帐中召开军议,道出自己的想法:

    “兵贵神速,我不愿一城一寨的打过去,希望能够分兵,看住守军。

    “待我轻兵疾进,攻占武威,其余各城当可不战而下!”

    众人闻言,纷纷表示赞同,其中也包括了谢艾。

    实际上,张祚在凉州的根基并不稳固,只要桓熙能够夺下武威城,并不会有太多人会为了张祚负隅顽抗。

    今天只有五千字,少了的五千字我明后天补上,我出门了,希望大家也能有个开心的跨年夜。

    (本章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