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141 献城归附(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定会遭其毒手!

    “莫非你就是这样回报张重华的恩情!

    “九泉之下,你还有什么面目再见旧主!”

    谢艾惭愧,无言以对。

    可实际上,谢艾之所以甘愿赴死,正是因为有桓熙三万步骑在侧,不愿举起义旗,引起前凉内乱。

    桓熙能够明白对方的顾虑,他当头棒喝道:

    “谢艾!对你有知遇之恩者,张重华也,而非张氏!

    “你当真想要为了保住张氏基业,而使张重华的子嗣遭遇厄难!”

    谢艾猛然惊醒,他肃容问道:

    “桓公若得凉州,将会如何安置先主子嗣?”

    桓熙正色道:

    “如何对待张曜灵、张玄靓,不在于我,而在于你。

    “福禄伯若是能为我尽心竭力,我必能使他们安享富贵,子子孙孙,无穷尽矣。”

    这是桓熙给谢艾的最后机会,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不答应,自己再是爱惜人才,喜爱忠义之士,也必须将他除去。

    谢艾没有犹豫,他当即拜倒在雪地上,说道:

    “桓公不弃,艾愿效犬马之劳,只求桓公能为旧主照顾子嗣,使其香火不绝。”

    桓熙大喜,他扶起谢艾,笑道:

    “今日能得子秀(谢艾字),夺取凉州,指日可待!”

    众人闻言,无不大笑。

    包括此前曾对谢艾不识抬举而感到不满的将佐,比如邓遐。

    世人皆爱忠义之人,愿意与他为伍,尤其是得知谢艾此前甘愿赴死,谁又不为他的忠义而感动。

    “还请主公稍候,艾这就为主公献上城池。”

    谢艾拜别桓熙,单马回到榆中。

    城中将佐纷纷围拢上来,都想要知道谢艾究竟与桓熙交谈了些什么。

    谢艾对众人道:

    “桓公,当世之明主,我已投之。

    “诸君倘若愿意与我一同辅佐桓公,请随我往南门拜谒。

    “不愿归附者,亦不强求,请走北门离开。”

    将佐们没人离开,纷纷高呼:

    “我等愿随福禄伯侍奉桓公!”

    他们本就是仰慕谢艾而聚集在他的麾下,同样不耻张祚的行为,如今谢艾愿择明主而事,众人自是满心欢喜。

    许久,在桓熙的注视之下,榆中城门再度打开,谢艾统率只着冬衣,不带甲仗的守军鱼贯而出,为桓熙献上了城池。

    桓熙对着身旁的权翼笑道:

    “谢艾已降,至于张祚,不过奴仆下才,我视之如豚犬!”

    随即,领军进驻榆中城,又分派兵力接管金城郡剩余的金城、白土、浩亹、允街四县。

    凉州八郡之一的金城郡就此易帜。

    不久,落在后头的两万步卒也终于赶来榆中汇合,桓熙在榆中县发布檄文,将张祚的罪恶公诸于众,声言讨贼。

    檄文传至武威,张祚惊恐不已,他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谢艾果真引狼入室。

    但张祚也不可能束手就擒,他很快将谢艾定性为叛逆,勾结外贼,同时驳斥桓熙在檄文中对自己的指责。

    张祚在武威周边集结了三万步骑,但并不准备主动进攻。

    他很清楚,真要在正面会战自己怎么可能是桓熙、谢艾的对手。

    尤其是谢艾,张祚可是亲眼见证了对方是如何将一众后赵大将当成经验宝宝来刷。

    张祚与他的异姓兄弟赵长、尉缉等人商议道:

    “桓熙、谢艾善于用兵,形势难以预测,为今之际,只得坚守城池,待桓熙粮尽退兵。”

    尉缉闻言,献上一计:

    “我听说苻健与桓熙有杀子之仇,兄长可以派遣使者经由漠南东出,说服苻健袭其身后,桓熙必定引兵回援。”

    张祚大喜,当即遵照尉缉所言行事。

    就在凉州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候,桓温的弹劾奏章也送到了建康。

    台城,正殿。

    满殿官员,噤若寒蝉。

    桓温在奏疏中历数殷浩的罪状,声明,即使不杀殷浩,也得将他贬为庶人,发配边远之地。

    如果只是针对殷浩,众人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